古诗文阅读第二章专题三考点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三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 分清各种技巧,掌握审答规范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特殊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地说包括各种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鉴赏表达技巧,就是辨识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分析这些技巧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一、全面掌握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 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拟人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拟物、夸张 ) 终岁不闻丝竹声。 (借代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夸张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比喻、夸张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设问、借代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偶、双关 ) 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借代 ) (1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比喻、夸张 ) 2.(2016 山·东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子 ·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 灯火青荧对客船, 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鉴赏 这首小令前两句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 时间是入夜, 地点是洞庭湖, 遥岸青荧的灯 火,衬托出了客船的冷寂。 “ 洞庭边 ”“ 灯火青荧 ” ,形象、色彩都有如绘画,足见作者驾 驭语言及构筑意境的纯熟能力。 孤舟无伴, 船外又是昏茫茫的一片, 可想而知作者只能蜷缩在船舱中。 “ 朔风吹老梅花片 ” 是意味深长的一笔。 它补出了严冬的时令, 还以其若实若虚的意象启人寻绎。 在 “ 夜泊洞庭边 ”的迷茫夜色中, 是不可能望见 “ 梅花片 ” 的,可见全句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觉。 结合题目的 “ 舟中 ”二字, 则可发现此处的 “朔风 ” ,实是作者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 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 反映了朔风的劲烈。 这种强烈 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 “ 吹老梅花片 ” 的联想,于是才有 “ 推开篷 ” 细看究竟的相应举动, 这 样看来, “ 朔风 ”在这里还有陡至的意味。 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 却得到了 “ 雪满天 ” 的 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怪要 “ 诗豪与风雪争先 ” 了。这一句中的 “ 豪” 字,不 只属于 “ 诗” ,也是对 “ 风雪 ” 的形容。 一是它表现了风雪的劲猛, 二是也说明了湖上风雪 翻飞之景象, 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 这首小令多能从无字之处读得隐微之意, 再次证明 了作者遣字构象的佳妙。 以下写风、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活脱脱一幅江天风雪行吟图。风雪催诗, “一笑 琅然 ” ,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全曲步步设景,层层推进,入情入理而又出新出变,是元散曲羁旅题材中一首开阔雄壮、别开生面的作品。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 豪”“风”和“雪”拟人化, “诗和雪缴缠”, 用“缴缠”将“诗”拟物, 把抽象的“诗” 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 与风鏖战, 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 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 渲染了气 氛。 解析 本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首先,题干中的句子由三个结构相 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句构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雪、诗情搅成一 片,难分难辨的情景,渲染了一种豪壮的气氛。其次, “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 ” 中,用“ 争先 ”“ 鏖战 ”等描述人的词来修饰 “ 诗豪 ”“ 风 ” 和“ 雪 ”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和雪缴缠 ”中,用 “ 缴缠 ” 形容无形的 “ 诗” ,使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将“ 诗 ” 具象化,写出了风雪交加的壮美之景,表现了作者迸发的诗情。概括答案时要注意,因为题 干明确指出这三句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 所以要把拟人和拟物归结为 “ 比拟 ”这一种修辞手法。 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 除《考试说明》 规定的比喻, 比拟 (拟人、拟物 ),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外,另有对比、顶真、互文、双关等。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 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 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分析和评价

文档评论(0)

ey87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