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 中华路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古诗两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相映成趣。诗题内涵丰富: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和心境。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风味。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的想象能力和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古诗格律整齐,文字优美,诗句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宋代杰出诗人苏轼所作,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表现了景物的动态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诗中没说送别,却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是诗人通过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一首脍炙人口诗篇。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 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 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领悟诗人“写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4、感悟西湖六月美丽景色,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体悟作者对友人的眷恋。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受到美的熏陶。
2、以“情”为线索,以景为辅佐点,理解、感悟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在比较中感受两首诗的异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古诗的意思, 能说出诗的大意。 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景色的赞赏之意。
2、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领悟诗人“写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资料链接:
苏轼(1037-1101),北宋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
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三苏” 。他的诗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
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名作有《念奴娇》 、《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
疾并称“苏辛”。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 [f ú]、蔡襄并称“宋四家” 。
精彩诗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杨万里:(1127 ~ 1206) 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 (1154) 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 ,世称诚斋先生。杨万里的诗作今存 4200 余首,诗歌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比较有特色。他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又学陈
师道的五律、王安石的七绝,后来还学过晚唐诗,直到 51 岁时 , 才“忽若有悟”,跳出步人后尘的路子 , 自辟蹊径,面向大自然寻找诗意,形成了独具特色、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 。
1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 中华路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望湖楼: 楼名,在杭州钱塘门外西湖边上。
净慈寺: 寺名,位于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是西湖周围的第二大名刹,与灵隐寺并称南北两寺之最。这里峰峦竞秀,怪石林立,松柏苍翠,蓝天绿林古刹,自然天成。
2、大声地读诗五遍, 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家长评价:___________
3、解释字词,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醉书: ______________ 翻墨: ______________ 未: ______________
白雨: ______________ 跳珠: ______________ 卷地: ______________
水如天: ______________ 遮: ______________
4、积累诗句。
①描写夏天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送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研讨:
(一)导入新课: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更以西湖景色为最,《西湖》曾是三年级学过的一篇文章,回忆一下西湖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两首》就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