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贵阳人口迁入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时期贵阳人口迁入研究 摘 要: 抗战时期,大批人口迁入贵阳,为贵阳的城市近代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贵阳市政府做出了种种努力,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贵阳 人口迁入 抗日战争爆发后,残酷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辗转迁移至西北、西南大后方。贵阳在辛亥革命后经历了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城市近代化的脚步几乎停滞不前,这一时期,伴随着国民政府政治经济重心的西移,贵阳的战略行政地位极大提高,一举成为陪都重庆的南大门。1941年7月年贵阳市政府成立,为了应对人口的迁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令。以这次人口迁入为机遇,贵阳的城市近代化进程大大推进,为贵阳这座西南山城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抗战时期贵阳的人口内迁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随着大片国土的沦陷和国民党统治中心的西移,大量难民如波似浪地涌往西南地区。难民的涌入使贵州的人口迅速增长,这种人口的暴增在武汉广州沦陷后表现得尤为突出,仅“1938年11、12两个月来黔难民即达3000人”①。在全面抗战后的8年间,贵州人口由991.88万人增加到1082.72万人,净增90.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1.3万人。总体来讲,贵州省在抗战中迁入人口的数量远远高于迁出人口的数量,人口迅速增长。抗战时期贵州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根据赈济委员会代委员长许世英1938年的统计,迁入人口的比例大致是:文教界55%,党政及国营事业21%,商人16%,工人6%,农民2%;以工商业者、知识界人士、工人等占大多数,这样的职业构成与贵州本地的人口职业构成存在较大不同。迁入人口带给贵州的远远不仅是人口数量的暴增,更改变了贵州的人口职业构成,带来了社会风气、社会心理的变化。 就贵阳一市而言,根据顾君毂写于1939年的《贵阳杂写》中载“贵阳的人口,据去年春天的调查,已有约12万人,但最近已武汉沦陷,广州失守之后,各处迁来极多,人口激增大约已不止二十万人了”②,足见在1939年间贵阳人口增长之迅速。1941年的贵阳政府统计数据为“本市人口,三十七年度年终统计数字为150保,1725甲,48042户,222478人;本市户籍94277人,本省他县4388人,外省84343人”③,居住在贵阳的外乡人近半。就《贵阳市政》中统计的外来人口籍贯构成看,以临近的四川、湖南两省人数最多,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的难民也占了相当比例。来筑难民的性别比例很不平衡,以四川户籍的难民为例,男性人口15464人,女性人口5642人,其他各省难民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香港、九龙、缅甸等地的侨胞涌入来贵州避难,而贵阳作为省会,自然是这些难民来黔寓居的首选之地。截至1942年10月,贵阳市“登记请求救济之侨胞就达3.06万人。为了保存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大批学校(主要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向西南地区转移。作为省会城市的贵阳聚集了一大批当时的文化名人,他们的到来,使贵阳的文化生活前所未有得活跃,这一时期曾在贵阳生活的有文学家茅盾、巴金、叶圣陶、冰心、闻一多、施蛰存、张恨水、熊佛西、端木蕻良,艺术家丰子恺、叶浅予、徐悲鸿、关山月、董希文等人。 二、人口迁入与贵阳市政 由于战时城市人口的猛增,户籍管理和人口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凸显。贵阳市政府成立后,对于城市人口的户籍与人口统计的管理工作愈发完善,还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展开户籍登记、人口统计等工作。户籍整理为警察行政之基础、社会动态之指标故故一般行政之展开,以安定秩序之保持,莫不重视于户籍行政,在设市之初,贵阳政府便将户籍管理工作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贵阳市的户籍管理工作以各联保辖境区域为单位展开,每区设户籍登记所,设户籍警长一人,户籍警察两人,专门负责户籍登记、人口调查等工作,并确定了七点工作方针:“(一)制订户籍行政实施计划;(二)制定工作进度中心;(三)训练户籍员警;(四)制定户籍行政单行法规;(五)该用户籍卡片;(六)印制户籍各种表格;(七)举行全市户口普查”。通过全市的人口普查,统计出至1942年间贵阳全市登记户籍人口数为132816人,对于全市人口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也有了比较详细的统计。贵阳市开展的人口普查工作遇到了一些困难:贵阳的人口流动性强,部分人口居无定所,统计工作开展困难;户籍警察“均系男性”,入户调查多有不便,很难得到市民的支持;由于当时贵阳物价高涨,户籍警察工资比较低,难以维持生计,“该就他业”之事多有发生,户籍统计工作人员流失严重。面对如此窘境,贵阳市政府只好任用女性担任户籍警察,才能维持贵阳市户籍工作的继续开展。贵阳市政府还及时采取了加强警政建设、大防空洞建设、印发市民

文档评论(0)

199****5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