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改好版的)(精).docxVIP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改好版的)(精).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①比喻 --使语言形象生动 ,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 --把事物当人写 ,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 --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觉。 ④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 ,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 --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 --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 --起强调作用 ,增强肯定 (否认语气。 (1 比喻 :它是用某一详细的、浅易、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 深奥、生分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 喻的形式可简缩为 :甲(本体如 (喻词 :像、似、若、犹、仿佛、忧如乙 (喻体。暗喻的 形式可简缩为 :甲是 (喻词 :成、变成、成为、看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像关 系 ,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 :只出现喻体 ,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 :燕雀安知青云之志 ! (2 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亲密关系的名称来替代 ,如以部分代全体 ;用详细代抽象 ;用特点代本体 ;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 代抽象的 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须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须是以特点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 以详细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 想 (3 拟人 (比较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前者称之为拟物 ,后 者称之为拟人。如 :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 ,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 (4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点、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一种修辞方 法。如 : ①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 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 ,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 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 ,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 出来 与后一事物 下火 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 ,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 对照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6 对偶 :用构造相同或邻近 ,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 或邻近的意思。如 : ①满招损 ,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扇面对 (7 排比 :把内容有关、构造相同或相像、语气一致的几个 (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 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 ,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 ,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冷静。 (8 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 ,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再三出现的方法。反复能够是连续 的 ,也可间隔出现。如 : ①冒着仇敌的炮火 ,前进 ! 前进 ! 前进 ! ②仇敌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它在哪里消亡 ,仇敌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它在哪里消亡。 (9 反语 :即往常所说的 说反话 --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10 反问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因此 ,不需要回答。如 :莫非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装在套子里的人》 (11 设问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 ,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如 :这七人端的是 谁?不是别人 ,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此 外 ,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 :引用、双关、顶针 (或称 联珠 、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

文档评论(0)

156****23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