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培训课件小麦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B 1351-2008 《小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T 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一般规则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3 粮食、油料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法 GB/T 5494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GB/T 5498 粮食、油料检验 容重测定法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21304 小麦硬度测定 硬度指数法 小麦籽粒结构 3 术语和定义 3.1 容重 : 小麦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每升( g/L )表示。 容重是小麦定等指标,所以容重测定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测定容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 ? 容重器应按说明书检查空载时零点。 每次测定,谷物筒中试样应装满,用分样板刮平。 根据 GB/T 5498-2013, 分取试样约 1000 g 为检测用样 , 按标准规定的筛层分 4 次进行筛选, 每次筛选数量约 250g, 拣出上层筛上的大型杂质并弃除下层筛筛下物 , 合并上、下层筛上 的小麦籽粒,混匀作为测定容重的试样。 不能用测过的样品进行重复性试验。 ? 插片插拔应迅速 , 不能停顿。 ? 容重器每年应进行计量检定 , 测定结果应加、减修正值。 3 术语和定义 3.2 不完善粒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小麦颗粒。 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 生霉粒。 3 术语和定义 3.2.1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被虫蛀蚀且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被虫蛀蚀且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检验注意要点: ①应特别注意是否伤及胚或胚乳,未伤及胚或胚乳的籽粒归属为 完善粒。 ②应细致观察粒面是否有细小蛀孔,以免漏检。 3 术语和定义 3.2.2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粒面带有病斑且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粒面带有病斑且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 术语和定义 在标准中把黑胚粒和赤霉病粒归属于病斑粒。 3.2.2.1 黑胚粒: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 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 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并伤及胚乳 黑胚粒局部 检验注意要点 : 深褐色或黑色斑块可能发生在籽粒任何部位,但常出现在胚部和麦沟处。不论斑块在 何处,斑块明显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都应归属黑胚粒。 3 术语和定义 3.2.2.2 赤霉病粒:籽粒皱缩,呆白,有的粒面呈紫色,或有明显的 粉红色霉状物,间有黑色子囊壳。 籽粒皱缩,呆白,粒面有明显粉红色霉状物 籽粒皱缩,呆白,粒面呈紫色,间有黑色子囊壳 检验注意要点: 籽粒 皱缩,呆白 在实际鉴别中按呆白并皱缩掌握。 赤霉病粒是小麦感染了禾谷镰孢霉引起的,其毒性较大,主要是在种植期间感染真 菌引起的,因此仍将其归属于病斑粒中,由不完善粒总量控制,而其安全性由卫生 标准控制。所以在新标准中没有单独列项进行限量控制。 3 术语和定义 3.2.3 破损粒:压扁、破碎,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破碎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压扁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检验注意要点: 籽粒有裂纹未伤及胚或胚乳的不属于破损粒。 3 术语和定义 3.2.4 生芽粒:芽或幼根虽未突破种皮但胚部种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且与胚 分离的颗粒,或芽或幼根突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 种皮已破裂 种皮隆起且与胚分离 检验要点: 应注意观察发芽 的痕迹,以免 漏检芽已经断落 的籽粒。 芽已突破种皮 芽或幼根明显隆起且与胚分离(局部) 3 术语和定义 3.2.5 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我国粮食卫生标准 (GB 2715-2005) 中 的霉变粒是指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 乳(子叶)、无食用价值的颗粒,规定不 得超过 2.0% 。 应归属杂质。 生霉粒是粒面生霉的颗粒,受到损伤但 粒面生霉的颗粒 粒面生霉的颗粒(局部 ) 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霉变粒是生霉粒进 检验注意要点: 肉眼可见粒面生霉且未伤及胚和胚乳的 籽粒,才归属于生霉粒 。 一步恶化的结果,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但受损害程度不同,因此,此次修订将原 标准中的“霉变粒”改为“生霉粒”。 实际上还有一种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 和胚乳(子叶)有食用价值或无食用价值 。但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 应归属生霉粒。 不完善粒检验注意要点 ①病斑粒、黑胚粒须进行剖粒检验。 ②虫蚀粒、芽已断落的生芽粒不能准确鉴别时应进行剖粒检验。 ③鉴别胚部种皮隆起是否与胚分离,可用

文档评论(0)

全网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