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docx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教育心理学》念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什么是“坏孩子”? “他们之所以不想上学,是因为他们追求优越的心理非但没有成功转变为学校的要求,反而对学校的要求有所抗拒。 ” (45 页) “追求优越” 是每一个孩子共同的内心追求, “好孩子” 就是那些追求优越的心理切合了学校的要求的孩子, “坏孩子”则是那些不能适应学校的规范,转而经过其他方面(运动、违纪等)来知足追求优越心理的孩子。 因此,学校的多样性,特色化发展知足不同孩子追求优越的心理就显得特别重要,既要有“好孩子”的学校,也需要“坏孩子”的学校。 2、学校为谁培育学生 ? “学校必须理解,它是在为社会而不是为自己培育学生。 ”(46 页) “学校不是为自己培育学生” ,这句话很值得校长和老师们思考。 如果一个学校是为了社会培养人,学校就会思考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学校为自己培养人,就会抢生源,就会市场化。 衡水中学这大幅的宣传墙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抢生源,是为了学校自己的发展。如果它说是为了社会培养人,那恐怕是一个笑话。我们国内的大多数学校都是为了学校自己培育学生,有几个是为了社会培养人? 3、“懒散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人们越是责怪一个懒散的孩子,就越是正中他的下怀。因为不停地责骂转移了人们对他能力问题的注意。 “( 58 页) 阿德勒对孩子的懒散心理剖析的特别深刻, ”懒散“真的是一种不错的心理状态。 一个”懒散的孩子“和一个”勤奋的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好,你会对懒散的孩子说: “假 如你再勤奋一点, 一定会取得比现在还好的成绩。 ”而面对勤奋的孩子, 你觉得获得这样的成绩是应当的,甚至会觉得他已经尽了全力,没有潜力了。 同样,一个”懒散的孩子“和一个“勤奋的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差,你会对懒散的孩子 说:“假如你不这么懒散,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勤奋的孩子,你觉得努力了还学不好,一定是能力不够,甚至会觉得他笨。 所以,在对优越感的追求上,懒散的孩子是大赢家,不论怎样,都是勤奋的孩子吃亏。 4、尊重儿童有多重要? “在有些场合,关于孩子来说,说话是多余的。 ”( 59 页) 在对儿童的尊重方面,我们确实做得还远远不够。 当儿童在津津有味得跟大人发言的时候,大人会存心无意的忽略掉儿童,要么根本没有发现儿童在发言,要么假装在听,儿童讲的什么根本不在意,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儿童就会感觉到自己说话是多余的,就不再跟大人发言了。 还有一种对儿童的不尊重的表现是对儿童的宠爱, “ 儿童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优越感 的追求”,因此儿童总是试图表达自己的愿望, 宠爱的家长在儿童表达自己的愿望之前, 他们 就猜到并知足了儿童的要求, 长此过去, 宠爱的孩子也会感觉到 “说话是多余的” ,宠爱延缓 了儿童的发展,长此过去,这样的儿童也懒得跟大人发言了。 :小羊上树

文档评论(0)

150****2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