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docx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1 资源和原材料 本项目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产业,资源利用主要依托项目所在地的土地等自然条件、农科院所及项目单位掌握的相关技术,项目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是种养殖所需要的各种种苗、饲料、农药等。上述原材料市场供应非常充足,饲料、肥料等部分原料可以自给自足。 2项目选址原则 本项目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项目综合考虑养殖一沼气一粮、果、蔬-生态庄园“四位一体”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将地下沼气池、地上养殖场、粮、果、蔬种植区、农业生态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循环经济为载体的生态农业系统。项目选址首先考虑养殖场、水产养殖区和沼气池建设的需要,兼顾餐饮、住宿等服务区建设的需要。 项目选址遵循以下原则: ①节约用地。养殖场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地土地,并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沼气池结合养殖区位置进行建设,基本不占用地上土地。 ②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场。 ③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 ④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影响居民区环境。 ⑤应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 ⑥选址还应注意各地小气候特点,趋利避害。 3场址选择 ①地势地形 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地势应避风向阳,养殖场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止在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养殖区最好选择靠河或低洼地带。 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 ②土质 养殖场和沼气池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且未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沙壤土兼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但不必苛求。 ③水源水质 水产养殖区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以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泊最佳,养殖场要求水源充足,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园区内生活用水、牲畜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圈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④电力交通 电力供应对项目建设至关重要,选址时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 养殖场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防疫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不能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⑤防疫和环保 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300~4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米。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500~10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距其他养殖场应在500~1500米以上,距屠宰场和兽医院宜在1000~2000米以上。 ⑥周围环境 建场还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水电、排污等。 综合以上考虑,本项目结合**市及**区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区战略要求,实施绿色生态工程,项目最后选址在**区**街道**村。 4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1)区域概况 **区位于**省东南部,**市辖区的西部,是**各县(市)通往市区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全市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输出(入)载体。全区幅员面积9858平方公里,总人口128万,全区辖16个镇8个街道。******。 (2)、气候 **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山区,属北温带大陆性东亚季风气候。其特点为冬季漫长,寒冷,干晴,多偏北风;春季时间短,且温度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多西北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由于受寒潮的影响,初霜来得早。 全年积温;2600℃~2800℃ 农作物有效积温:1800℃~2600℃ 最低气温:-35.1℃ 最高气温:36.6℃ 平均气温:5.3℃ 封冻期:120天 无霜期:140天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883.4mm 冰冻时间:6个月 年平均相对湿度:70% 年平均风速每秒:1.3m 年平均日照:2259h 最大冻土深度:1600~1800cm 最大积雪厚度:36~44cm (3)、地形、地貌 ****。 (4)、水文 **区有大小河流60余条,10km以上河流27条,**流域12条,主要靠雨水和雪水补给,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最枯水季节,年平均流量每秒10m3,枯水量每秒0.63m3,洪水流量为每秒500m3,境内地下水因风化裂隙发育,基本形成连续的自由水面,大气降水是补给来源,水文网发育,地下水循环排泄良好,分布稳定,富水性良好,一般水质无色,透明,无味,水质良好。丰水期地表水年径流量0.254亿m3,枯水期地表水年径流量0.14亿m3。 (5)、地质 **区**水系流域地层属新生代地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