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单元高效整合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单元高效整合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 -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高效整合 整合一 古代西亚和非洲的文化 代表文化 产生的时间 产生的地理环境 文化成果 意义 古代西 亚文化 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产生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壁画波斯王宫《汉谟拉比法典》 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西亚地区广泛使用;《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人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重要史料 阿拉伯帝 国的文化 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8世纪,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半岛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天方夜谭》《萨比天文历表》《医典》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天方夜谭》在世界广泛传播;代数学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天文学成就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医典》在欧洲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古代埃 及文化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象形文字太阳历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金字塔 象形文字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在数学、医学等方面颇有建树 认识 (1)古代不同地域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2)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如何对待人类世界不同的文明 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 整合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古希腊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主要包括三条线索: 1.人文主义的起源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 2.人文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宗教改革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人文主义的成熟 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倡导科学、自由和平等,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 智者学派(感性人文主义) 苏格拉底(理性人文主义) 相同点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和人类社会 不同点 对道德 的认识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能力的基础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民主政治 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 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对 历史地位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2)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区别 项目 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精神 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 强调社会中的“人”,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 特别强调人的“个体”,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 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对维护封建专制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强调人的平等,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 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 充满理性与激情,关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整合三 古代中日关系 时期 史实 汉魏 萌芽: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这是《汉书》中关于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1784年,日本九州北部博多湾口的志贺岛发现了铸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一方,证明我国文献的真实性。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之际,日本出现称为邪马台的女王国,同中国形成了密切的关系 南北朝 形成朝贡体系:公元4世纪末,大和国基本统一日本。公元413年,大和国主动和中国建交,一直到公元502年,曾先后13次向东晋、宋、梁各朝遣使朝贡,请求册封。大和国势力强盛,经济发达,对中国各种物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想通过朝贡来满足需要。而当时朝贡是获得中国物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尽管中国政权更迭频繁,但只要有可能就力图保持这种朝贡关系。实际上,这不仅是进行贸易的一种方式,而且由于侵略朝鲜半岛失败,日本想借中国的权威加强在朝鲜半岛的势力 隋唐 日本大举学习中国文化: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遣唐使团初期分乘2艘船前往中国,每船载120人左右,后期大抵乘4船同行。使团成员利用在唐一年左右的时间,积极学习唐代科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