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护理学之诊法,医学资料,中医学,课件讲义
嗳气 嗳气,古称“噫”,亦为胃气上逆所致。 嗳气酸腐,多为食滞内停。 嗳声响亮,随情志变化而增减,且嗳气之后腹胀得减,为肝气犯胃之证。 饮食之后偶有嗳气,不属病变。 二、嗅 气 味 口气 口出酸馊是胃有宿食。 口气臭秽为脾胃有热。 口出腐臭气多属牙疳或内痈。 排泄物与分泌物 恶臭者,多属实热。 腥臭者,多属虚寒。 如大便臭秽,是热结肠道。 便溏腥臭,为脾胃虚寒。 矢气酸臭,是内有宿食不化。 尿臊黄少,多为下焦湿热。 妇女带下 气味臭秽多为湿热。 带下清稀味腥,多为虚寒。 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以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问诊的主要内容 一般内容 主诉 既往史 生活史 家族史 现在症状,是指患者就诊时感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其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明代医家张景岳等有《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带,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 寒 热 寒与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凡病人感觉怕冷,虽覆加衣被,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者,称为恶寒。 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有所缓解者,称为畏寒。 发热除指体温高于正常者外,还包括患者体温正常而病人自我感觉的发热。 恶寒发热 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多为外感病的初期,是表证的特征。 恶寒重发热轻,为外感风寒。 发热重恶寒轻,为外感风热。 发热轻而恶风,多为外感伤风。 但寒不热 病人畏寒而不发热者,称但寒不热,多属里寒证。 新病畏寒,多为寒邪直中。 久病畏寒,多为阳气虚衰。 但热不寒 只发热而不恶寒或反恶热,为里热证的特点。 高热不退为壮热,多因里热炽盛。 轻微发热为微热,多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病后期。 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为潮热。 日哺潮热者,多为阳明腑实证。 午后潮热,入夜加重,兼见五心烦热或骨蒸痨热者,多为阴虚。 午后热盛,身热不扬者,可见于湿温病。 身热夜甚者,也可见温热病热入营血。 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 二、问 汗 汗是阳气蒸化津液,从腠理达于体表而成。 问汗可辨邪正盛衰、腠理疏密和气血盈亏。 问汗主要诊察有否汗出、汗出的部位、时间、性质和汗量等。 表证辨汗 表证无汗,多为外感风寒表实证。 表证有汗,多为表虚证或外感风热。 里证辨汗 汗出不已,动则加重者为自汗,多为气虚卫阳不固。 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 身大热而大汗出,多为里热炽盛,迫津外泄。 大汗淋漓,伴有脉微肢冷,神疲气弱者,多为亡阳之证。 半身汗出者,多为无汗一侧经络闭阻,可因痰湿或风湿阻滞,或中风偏枯所致。 三、问 疼 痛 应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 疼痛性质 痛而且有胀感为胀痛,多为气滞。 痛如针刺甚或刀割为刺痛,多属瘀血。 疼痛不剧,但绵绵不休为隐痛,多为精血亏虚,或阳虚有寒。 疼痛并有沉重感为重痛,多因湿邪阻遏气血所致。 痛有冷感而喜暖为冷痛,多为寒邪阻络或阳虚。 痛有灼热感而喜凉为灼痛,多为阴虚或阳热亢盛所致新病、疼痛剧烈、拒按,属实证疼痛。 久病、疼痛较轻、喜按,属虚证疼痛。 疼痛部位 头痛 经脉在头部的循行部位不同,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可以判别病在何经。 一般来说,痛连项背,为病在太阳经。 痛在前额或连及眉棱骨,为病在阳明经。 痛在两颞或太阳穴附近,为病在少阳经。 痛在巅顶,牵引头角,为厥阴经病。 胸痛 多为心肺之病。 胸痛而憋闷,痛引肩背者,为胸痹,多由胸阳不振。气虚血瘀所致。 胸痛彻背,面青唇紫者,是心脉痹阻的“真心痛”。 胸痛身热,喘促鼻扇者,为肺有实热。 胸痛身热,咳吐脓血臭痰者,多为“肺痈”。 胁痛 多与肝胆病有关。 胁肋胀痛,易怒,善太息者,为肝气郁结。 胁肋胀痛,身目发黄者,为肝胆湿热。 脘腹痛 其病多在脾胃。 一般喜暖为寒,喜凉为热,拒按为实。 喜按为虚。 腰痛 多见于肾的病变。 腰痛绵绵,酸软乏力,多为肾虚。 腰痛遇冷或阴雨天加重,多为寒湿所致。 腰痛如针刺,固定不移,难于转侧者,多为血瘀。 周身痛 新病乍起者,多为实证,以感受风寒湿邪者居多。 久病不愈者,多为虚证,以气血亏虚,经气不利常见。 四肢痛 多见于痹证。 风邪偏盛,疼痛游走者,为风痹(行痹)。 寒邪偏盛,剧疼喜暖者,为寒痹(痛痹)。 湿邪偏盛,重着而痛者,为湿痹(着痹)。 热邪偏盛,红肿疼痛者,为热痹。 足跟或胫膝酸痛者,多为肾虚。 四、问饮食与口味 可了解脾胃的盛衰;问口味的变异,可知脏腑之虚实。 (一)口渴与饮水 口渴与否,反映人体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不渴表示津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护理学之藏象.ppt
- 外科护理学之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 中医常用传统疗法.ppt
- 中医常用传统疗法课件讲义.ppt
- 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ppt
- 外科护理学之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ppt
- 中医护理学诊法.ppt
- 外科护理学之颅脑疾病重症病人护理.ppt
- 胃十二肠溃疡病人的护理.ppt
- 外科护理学之麻醉病人护理.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最近下载
- 机械行业“人形机器人的Optimus时刻”系列(五):触觉感知(电子皮肤),高山将越,坦途在望.pdf
- 培训教材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方案.pptx VIP
- 纪检委处理回复函.docx
- AP微积分BC 2016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alculus BC 2016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西安事变》课件.ppt VIP
- 排水沟设计计算11.xls VIP
- 2010版中药典,中国药典2010年版.doc
- 精彩拍摄跟我来.docx
- 小学常用单词分类汇总衡水体英语字帖(含例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