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及其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耕细作”及其他 “精耕细作” 这个词现在很流行 ,几乎在各个行业都派 上了用场 ,如,农业需要精耕细作、企业需要精耕细作、电子 商务需要精耕细作、教育需要精耕细作……使用的频率相当 高。缘何这个词用途这么广泛 ?因为它的含义比较宽广。所 以,《现代汉语词典》只把它解释为“细致地耕作” ,没有专 指某一行业、 某一方面。 而《辞海》 至今还没有收录这个词。 笔者查阅了一些参考书 ,也有把它解释为 “本义指农业上认真 细致地耕作” ,与“粗制滥造”相对。可见这个词用在农业以 外的场合 ,是取其比喻义或象征义。 关于这个词的来历 ,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 ,毛泽东 1957 年在谈到中国农业发展前景时说的 “我看中国就是靠精 耕细作吃饭” ,被认为是这个词的最早来源。他还说 :“我们 靠精耕细作吃饭 ,人多一点 ,还是有饭吃。 ”对毛泽东使用的 “精耕细作”一词 ,外文出版社的英译本译为 intensive cultivation 。英语 intensive 的含义是“集约的”或“深入细致 的” ,而 cultivation 则指“耕作”或“栽培” ,有人认为这是狭 义上解释 ,并不十分贴切 ,相比之下 ,商务印书馆 1979 年出版 的《汉英辞典》 的译文处理得比较好 ,它同时道出了广义和狭 义两个含义 , 即 intensive and meticulous farming 和 intensive cultivation 。英语的 meticulous 意思是“细致的” ;而 farming 含义比 cultivation 要广泛得多 ,虽然它也有“耕作”的意思 , 但更多的是用来泛指农业或农事。 关于这个词的定义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出版的《中国 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历史卷”中是这样解释的 :“用以概括 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 ,在耕作栽培方面的优良传统 ,如轮作、 复种、间作套种、三宜耕作、耕薅结合 ,加强管理等。 ”有人 认为这也是一种狭义的解释 ,还是局限于 “精细的土壤耕作” 并没有道出这个词所包含的全部含义。 笔者查阅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必修 2,在第一单元第 1 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 ,第二目“精 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是这样的 :先叙述了农业工具的改进 ,然 后叙述了耕作技术的提高 ,最后叙述了水利技术的发达 ,这三 个方面的内容一气呵成 ,互相照应 ,全面而简要地介绍了我国 古代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 的内容。 因此我认为 “, 精耕细作” 这个概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农业工具 ,二是耕作 技术 ,三是水利技术。 既然农业生产是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 ,所以解释“精耕细作” ,以上三项内容应该是缺一不可 的。 有一部分历史老师在讲授“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这一 目时 ,要么顾名思义地把“精耕细作”解释成“精细的土壤耕 作” ,仅局限于“耕作技术”这一项而忽略了其他两项 ,要么 忽略了对这个词的解释 ,没有指明这个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的内容 ,使这个词与三项技术游离开来。 而目前市面上流行的 教辅资料书 ,对这个词也偏向于 “耕作技术” 这一狭义的解释。 导致不少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 ,只局限于“精细的土壤耕作” 这一单项技术 ,错误地认为中国的传统农业 ,就是精细的土壤 耕作,殊不知这只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中的一种。 笔者认为 ,精确且广义地解读好“精耕细作”这个概念 , 有助于教学上的知识拿捏。 在讲解这篇课文时 ,应该对 “精耕 细作”做出确切的解释 ,不能含混其词 ,要注意强调这个概念 要注意其内容的全面性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农业的 成就获得一个全面的认识。 E-mail: lili79928@163.com ?笠编辑 / 李莉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