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作者:
【课型】新 授 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在地形图上识别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该区域的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特点。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描述北方地区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说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
●比较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的气候差异,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模式】 “三导七练”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地图册、教科书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实物投影:北国风光的图片,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 视觉
和 听 觉 的双 感 把 学生 带 入 北
边观赏“北国风光的景观图 国 的 真 实片”边欣赏《沁园春 ·雪》。 情景。
通过看和听感受真实的美丽
北国。
导入新课
同时词朗诵:《沁园春 ·雪》毛泽
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实物投影展示:
通过欣赏图片感受北方地区的四季变化。
“我们山东地处北国, 每年体验着
北方大地的四季轮回。 感受着春季的绿草茵茵、 夏季的万物披绿、 秋季的硕果累累、冬季的银装素裹。”
七嘴八舌:
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聊聊对北方地区的了解。
讨论 初
认 识 北地区
步
方
同学们讨论一下对于北方地区你还了
解多少?
读 P6 图 6-1-1 观察图中两种
培 养 了
学
1、引导学生读 P6 图 6-1-1 北方地
区地形图。在图中观察两种不同颜
颜色的界线,通过大红色界线
经过的地理事物明确北方地区
生 的 读
分 析 问
图
题
色的界线。明确紫红色的是陆上国
的位置。(大兴安岭、青藏高原
的能力,
又
界线,大红色是区域界线。 找出大
兴安岭、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
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
—淮河以北)
让 学 生
过动口、
通
动
读图观察
(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青藏高原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 在图 6-1-1 中找出位于本地区的主要山脉、地形区、沿海和主要河流。
(完成 P7 的读图题 1、2)
明确这些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 要求学生
动口:读出地理事物的名称。
动眼: 找出 地理 事物 的位置。动手:圈画出找到的地理事物。 动脑:识记它们在图中的分布
2、小练习: 展示北方地区地形图, 让学生说出主要的地形区
3、指导学生读图 6-1-2 北方地区范围图。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省级行政区域, 并找出它们的省级行政
通过完成读图题,认识位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和沿海、河流。
读北方地区地形图,记住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在图 6-1-2,中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省级行 政区域 及行政 中
手、动眼、动 脑 多 种感 官 的 参与。识记北方 地 区 的地 理 事 物分布位置。
重 点 当 堂掌握
把 省 级 行政 区 编 成
衔接过渡
合作探究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中心。明确北方地区的范围。
编成三字经方便记忆: 黑吉辽、京津冀、晋陕宁、甘鲁豫。
从图 6-1-1 左上“北方地区在全国的位置”不难看出本区域面积大约占全国的 20%,而人口占了全国的40%。为什么这里人口分布稠密?
1、要求学生通过在图 6-1-1 中 , 找出大兴安岭、太行山(我国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 。明确北方地区的地势特点。通 过观察分布在北方地区的地形 区得出主要地形类型。
2、结合地图册 P6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实物投影:
心。
读两遍位于北方地区的主要省级行政区。
认识到北方地区人口稠密与这里的自然环境的关系。
通过读图 6-1-1:大兴安岭、太行山和主要地形区总结北方 地区位于第 二阶梯 和第三 阶梯。本区域分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读地图册 P6“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实物投影的“南方水田区和北方旱作区分布图”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根据图片讨论: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三 字 经 的形式,既便于 记 忆 同时 也 激 发学 生 的 学习兴趣。
能 够 学 会利 用 地 理知 识 分 析地理现象。
读 图 找 出相 关 的 阶梯分界线, 通 过 总 结秦 岭 — 淮河 的 地 理意义
结 合 所 学地 理 知 识分析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