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1、 血透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 2、 血液净化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3、 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制度 4、 透析治疗间消毒隔离制度 5、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6、 透析设备消毒管理制度 7、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8、 “ 84”消毒液的配制 9、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10、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11、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采取的措施 12、 医疗废物分类原则 13、 医院污物管理的暂行规定 14、 血液净化室感染爆发应急处理预案 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组长:于向东 组员:李淑慧、杨海艳、王子瑜、张秋红、 血液净化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透析病人是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人员, 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成效与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密切相关, 为提高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目的:降低血液净化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目标:杜绝血液净化过程中的感染及交叉感染。措施: 1、 血液透析室应当环境整洁,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清洁 库房;半清洁区包括: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 污染区包括:透析治疗间、候诊室、患者更衣室、污物处理间等。 2、 每月对透析治疗间、隔离透析治疗间、治疗室空气、物体 表面、医务人员手、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进行卫生学检测。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 情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 应及时进行监测。疑有透析液污染或严重感染病例时,应 增加采样点,如反渗水出口、透析液进口及出口。检查结 果超过参考标准时须再复查。 检查结果需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的Ⅲ类环境 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合格标准 空气细菌培养 <500 3 物体表面细菌培养 <10 2 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 <10 2 透析液细菌培养 入口< 200; 出口< 2000 透析用水细菌培养 入口< 200; 出口< 2000 3、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加强个人防护。 4、 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应换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手套一次性使用,做到“一人一操作 一更换”。 5、 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诊疗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6、 地面、物体表面湿式打扫。室内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二次, 照射时间每次不少于 1 小时。室内物品用 500 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试一次。 有血渍的用 1500 浓度含氯消毒剂擦试去掉血迹后,再用 500 浓度含氯消毒剂擦试。 7、 床上被服专人专用 8、 无菌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严禁使用过期、淘汰、无合 格证明的消毒、灭菌物品。使用肝素等药物现用现配 9、 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物品的使用管理规定。 10、 血液透析结束后必须对血透机内部进行内部消毒,并按照相关规定及透析机出厂说明对机器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 11、 血液透析使用的透析液必须获得卫生行政部门的临床使用许可证。应当定期进行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2、 病人在进入血液净化前需要常规检查乙肝、丙肝、梅毒、 艾滋等相关感染标志物, 、阳性血液透析病人要及时上报登记。对明确有、患者实行隔离区域、固定床位、专人专机 透析,并配有专门的急救设备和物品。每半年检测一次肝 炎标志物,慢性乙肝患者可一年检测一次。对等感染的传 染病患者应转至专科医院透析治疗。 13、 急诊患者无感染标志物结果时,首次血液净化在专用固定机器进行透析。 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制度 14、 血液透析室应当环境整洁,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包括: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 污染区包括:透析治疗间、候诊室、患者更衣室、污物处理间等。 15、 每月对透析治疗间、隔离透析治疗间、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进行卫生学检测。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 情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 应及时进行监测。疑有透析液污染或严重感染病例时,应 增加采样点,如反渗水出口、透析液进口及出口。检查结 果超过参考标准时须再复查。 检查结果需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的Ⅲ类环境 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合格标准 空气细菌培养 <500 3 物体表面细菌培养 <10 2 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 <10 2 透析液细菌培养 入口< 200; 出口< 2000 透析用水细菌培养 入口< 200; 出口< 出口< 2000 16、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加强个人防护。 17、 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应换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手套一次性使用,做到“一人一操作 一更换”。 18、 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诊疗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