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虚词归纳.docVIP

完整版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虚词归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整版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虚词归纳 完整版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虚词归纳 PAGE / NUMPAGES 完整版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虚词归纳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虚词“而、乃、何、乎”归纳 一、 而 “而”在文言文中多做 连词,有以下几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和 ”。 如:侣鱼虾 而友麋鹿。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而且 ”或 “而且 ”。如:劳苦而功高这样,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 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 “但是 ”“却 ”。 如: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 “若是 ”“若是 ”。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 “地 ”“着 ”或不译。 如:立而饮之。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 “所以 ”“所以 ”。 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 “以 ”“以此 ”“来 ”。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课文归纳训练: 1.夜缒 而出( ) 2.若亡郑 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 3. 朝济 而夕设版焉( ) 4.因人之力 而敝之,不仁( ) 5. 今行 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 6. 丹不忍以己之私, 而伤尊长之意 ( ) 7. 秦王必喜 而善见臣 ( ) 8. 臣左手把其袖, 而右手揕其胸 ( ) 9. 但是将军之仇报,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 10.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 而哭( ) 11.其人居远未来, 而为留待 ( ) 12. 今日往 而不反者,竖子也 ( ) 13.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 而歌( ) 14. 又前而为歌曰 ( ) 15. 于是荆轲遂就车 而去,终已不论 ( ) 16. 给贡职如郡县, 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 ) 17.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 ( ) 18. 图穷而匕首见 ( ) 19. 秦王惊,自引 而起( ) 20.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 21. 以故荆轲逐秦王,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而乃以手共搏之。 ( ) 22.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 而笑( ) 23.籍吏民,封府库, 而待将军( ) 24.今人有大功 而击之,不义也( ) 25.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 1 26.哙拜谢,起,立 而饮之( ) 27. 拔剑切 而啖之( ) 28.劳苦而功高这样( ) 29.未有封侯之赏, 而听细说( ) 30.拔剑撞 而破之( ) 31. 桑之落矣,其黄 而陨( ) 32. 謇朝谇 而夕替( ) 33. 偭规矩 而改错( ) 34. 夫孰异道 而相安( ) 35.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 而攘诟 ( ) 36.其家逼之,乃投水 而死( ) 37.汝今何罪过,不迎 而自归 ( ) 3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 ) 39.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 而登仙( ) 40.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 而歌之 ( ) 41.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 而和之 ( ) 42.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 ( ) 43.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 而东也( ) 44. 固一世之雄也, 此刻安在哉? ( ) 45. 侣鱼虾 而友麋鹿 ( ) 46. 挟飞仙以旅行,抱明月而长终( ) 逝者如斯, 而何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 48. 盖将自其变者 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 而观之( ) 49. 耳得之而 为声,目遇之 而成色 ( ) 50.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而记游者甚众 ( ) 51.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 ) 52. 有怠而欲出者 ( ) 53. 然视其左右,来 而记之者已少 ( ) 54 .而余亦悔其随之,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55. 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 ( ) 56 .而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常在于险远 ( ) 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至于灰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够致也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 而不能够致者,能够无悔矣 ( 59. 后辈之谬其传 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 60. 此所以学者不能够够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 )  ) ) ( ) ) 二、 乃 (一) “乃 ”最常有的用法是作 副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充当状语。有以下 5 种情况: 1、表顺承,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 “这才” /“于是”“就”等。 如:项王乃夜驰之沛公军。 2 2、表转折,重申某一行为料想以外或违犯常理,可译为 却 竟(然) 反而 等。如:何乃太区区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

文档评论(0)

134****7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