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一)教学理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经典诗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兴趣,是学习本诗的关键。本课的设计重点在于“品析赏意”、“缘景明情”、“对比阅读”。还学生一个诗意的课堂,让学生有丰富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本诗内容。 2、品析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三)课前预习 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本诗。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图片导入 展示一幅雪景图,导入新课。 学生描绘自己印象中最美的雪景。 让学生回想曾经接触过的写雪的诗句。 看图,描绘雪景,进入学习情境。思考并回答:历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写雪的名句? (二) “四步”诵读 一读——顺畅 泛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调等。 让男生和女生开展朗读竞赛。 1、学生学习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朗读节奏;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互读;推荐最好的学生进行诵读。 二读——通译 小组合作,翻译古诗。 两位同学展示,一人读,一人译。 朗读时要清晰。 翻译时,句子要通顺。 三读——品析 赏析语言。提示:可以鉴赏语言、已经,也可以鉴赏艺术特色、思想感情等。鼓励有创造性的见解。 场景想象。读写结合。 1、合作研讨:通过阅读,多角度、有创意地开展审美鉴赏活动,用“我喜欢 ,因为 ”的句式谈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解说理由。 2、学生动笔,四“雪”景,选择其一,发挥想象,小练笔。 四读——记诵 引导学生根据写作思路,背诵全诗。 学生分享背诵方法,各种方式背诵。 (三)积累 引导学生回想曾经接触过的送别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拓展 引导学生对比阅读 学习对比阅读的分析角度。 (五)小结 教师让学生小结,让学生背诵。 1、学生小结诗歌学习方法。2、学生背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文言文和古诗文的基础,所以,应该通过阅读实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对诗歌相关内容的了解。如通过诵读来完成对作品的初步感知;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通过赏析拓展等方式来完成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课文下的注释和小组之间的合作,应该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但在表达上可能有难度,不能很有文采的描述。 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认为在教学思路和理念上应遵循以下几点: 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途径。 2、培养学生自信表达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习惯,允许他们对文本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悟,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诗意的描绘自己的感悟是重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效果分析 本诗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兴趣比较浓厚。 诵读一直贯穿课堂,熟能生巧,容易把握,记诵。 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学习。 课堂首尾的诗句积累,让学生懂得“温故知新”。 结尾对比阅读的拓展训练,让学生学到了赏析方法。 因此,本课已顺利完成预期目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材分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歌行体诗歌。写得流畅洒脱,意气飞扬,读之令人心快,在唐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大纲要求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培养他们阅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对古文化的涵养。因此精选诗歌很重要,而这就是一篇很能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诗歌兴趣并愿意诵读赏析的作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为了寻求个人发展,投入军人幕府,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这首诗,属于歌行体,它既是一首边塞诗,又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雪与严寒,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 全诗共分两部分“咏雪”(前十句)“送别”(后八句)。据《唐诗三百首评析》中解释这首诗说:“全诗关键在四个‘雪’字,第一个雪字是写送别以前的雪,第二个雪字是写饯别时候的雪景,第三个雪字是写临别时候的雪景,第四个雪字是写送别之后的雪景。”发挥想象力,发现这四幅雪景图,景致多变,彩色明艳,韵味无穷。 临别前,“八月飞雪苦寒图”。第一、二句写塞外风狂雪早,一个“卷”字,写出了塞外北风奔驰怒吼的气势和威力;“折”字突出了风力之大,连韧性足的白草都吹断。由风而雪,因寒飞雪,塞外奇寒,读之变色。但是笔锋一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却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春意盎然的梨花满树的春天景象,梨花漫天,把雪的洁白、鲜润跃然纸上,塞外奇寒,心中却产生无限春意。这让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