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导语: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
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下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及发展,大家快去看看吧 ~~
插花艺术是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亲近所形成的。人们先出于爱
美,折取野花装点鬓发,装饰居穴,所谓 菊花须插满头归“ ”, 插了梅“
花便过年 ”,便是这一情景的写照。这是插花艺术的雏形。后来才渐渐
发展到以鲜花和果品供神。南北朝时期《南史》中记有: 晋安王子“
懋,字云昌,(齐)武帝第七子也, ……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
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
萎 ”。这就是早期的佛教供花形式。就这样,插花在佛教仪式中沿习,
在民间中逐渐发展。唐代是中国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阶段,自然,插花
也欣逢盛世,得以流行,不再局限于民间的采取闲花野草随便装点,也
不局限于佛前的供花,插花已进入宫廷,成为宫廷喜庆不可缺少的装饰
物。唐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就有瓶花、石山的图象,从中可以窥见插花
在唐代宫廷以成一种风气。
当时文化兴盛,绘画、诗词文学已发展到一个为后世所瞩目的阶
段。文人雅士喜爱作画、吟诗、赏花。文人插花便是在这时开始的。到
了宋代,插花更为流行,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都时兴插花,如杨万
里有 青瓷瓶插紫薇花“ ”的诗句。这时民间已有插花盛会习俗,有了制作
插花用的花瓶的专业,也有了插花养护方面的理论,如《分门琐碎录》
中说牡丹、芍药等先烧枝断处后插瓶,若花现萎便再剪后浸于深水中,
则色鲜如初。当时由于写意山水画,工笔花鸟画的影响作用。插花从构
图到技法上都有了中国的绘画艺术理论作为借鉴,特别是文人插花,已
从写实的技法发展到写意的技法。中国的插花艺术直到现在也是以唐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