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蜇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蚂蚁蜇伤诊疗规范 蚂蚁 (Ant)是一种常见的昆虫,隶属于昆虫纲,膜翅目, 蚁科。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 蚂蚁在全世界达16000种以上,我国约有2000 多种,常见的有 600多种。生活中常见的有工蚁、小黄家蚁、剑颚臭家蚁、伊氏 臭蚁、大头蚁、黑蚁及火蚁等。蚂蚁常在路边、草丛、墙角及 墙缝中筑巢。在我国南方省份蚂蚁物种较丰富,而北方及西北 干旱地区等省份物种较少。根据蚂蚁种类的不同,毒液成分及 含量表现出复杂、多样,但主要含有多肽及蛋白质、生物碱、 蚁酸及生物胺等有毒物质。据不完全统计,随着地球变暖及人 类活动的增加,全球每年被蚂蚁蜇伤后就诊的人数达数百万, 轻者引起局部肿痛,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个别病情严 重者可引起死亡等。为更好地指导蚂蚁蜇伤患者的诊疗工作, 提高救治水平及减少死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一、流行病学 蚂蚁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在我国分布范围也甚广,全国各地都有,但主要分布在海南、 广西、云南、广东及福建等地区,在我国蚂蚁蜇伤主要集中在 每年的4~10 月份,白天及傍晚均可发生,常见于户外劳作或 纳凉时,个别也发生在家中。据不完全统计,被蚂蚁蜇伤后约 105 15%会产生局部严重反应,2%会产生严重系统性反应,普通蚂蚁 蜇伤后,症状轻,预后良好,但是火蚁蜇伤后病情较重,极个 别可引起死亡等。 二、发病机制 通常蚂蚁以大颚咬住人的皮肤,用其蜇针将毒囊中大量的 毒液注入皮肤,致使人体发生中毒和 (或)过敏反应。蚂蚁毒 液是复杂的生物毒性化学混合物,其主要活性包括溶细胞性、 溶血性、过敏性、麻痹性及促炎性等,毒液中多肽及蛋白质类 毒素主要起细胞毒性、神经毒性及过敏反应,线性肽具有细胞 溶解和溶血作用,神经毒性肽主要作用于离子通道,阻断突触 传递而引起弛缓性麻痹,导致周围性呼吸衰竭,引起缺氧性脑 病、肺部感染及循环衰竭等,多肽是主要的过敏原,引发IgE 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磷脂酶作为主要蛋白质毒素之一能引 起神经毒性、血小板活化、过敏反应、溶血和组织损伤;毒性 生物碱会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引起溶 血及细胞、组织坏死,火蚁毒液含有大量的疏水性哌啶类生物 碱,短时间内对人体产生强烈的作用,引起烧灼感、水肿、脓 疱、溶血及坏死等;蚁酸具有强烈的细胞毒作用,使细胞内外 渗透压失衡,导致细胞溶解破裂;过多的生物胺使全身毛细血 管扩张、血管容积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有效循环血量锐 减,引起头晕、恶心、心悸、血压下降等。目前国内外对蚂蚁 106 致病机制研究的不充分,尚未完全阐明其具体机制,总之,蚂 蚁蜇伤后的中毒效应是多种毒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种类蚂 蚁引起的中毒机制也不同。 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1.风团和红晕:大多数被蚂蚁蜇伤的患者在伤处皮肤迅速 出现瘙痒、疼痛、红肿及风团样皮疹,一处或多处蜇伤处可见 针尖样皮损。 2.水疱或脓疱:最初24小时内,蜇伤处或其周边可形成水 疱或脓疱 (见图1),在24小时左右达到最大,可持续1周或更 长时间,若未规范处理可继发创面感染。 3.大面积局部反应:部分患者蚂蚁蜇伤部位周围皮肤可出 现大面积红斑,肿胀明显,伴发大片水疱或脓疱。 图1 水疱或脓疱 (二)全身症状。 107 大多数可在蜇伤后数分钟发生,轻者可表现为全身瘙痒, 风团样皮疹 (见图2)或皮下散在性和弥漫性红斑。重者出现头 晕、乏力、烦躁不安、一过性昏迷及抽搐等脑缺氧和脑水肿表 现。少数严重病例可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图2 风团样皮疹 (三)过敏性休克。 多猝然发生,表现为蚂蚁蜇伤后迅速起病,常在短时间内 发生严重反应,部分患者迟发性出现。过敏性休克的主要特点 如下: 1.有休克表现,即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 或自基线下降≥30%,患者有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意识模糊, 重则昏迷。

文档评论(0)

nhk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