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十三经读本》及其当代价值.docxVIP

唐文治《十三经读本》及其当代价值.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文治《十三经读本》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唐文治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经学家和理学家。作为理学家底色的教育家, 他所任校长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即交通大学) 和无锡国专都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传奇。集工业教育先驱和国学大师于一身的唐先生在近现代学术史上以《四书大义》和《十三经提纲》为代表, 有独树一帜的经学成就, 是晚近新“实学”的代表。《十三经读本》是他经学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无锡国专三十多年的探索是唐先生最辉煌的事业, 在今天仍然有着值得深思的价值和意义。 引言 唐文治 (1865—1954) , 字颖侯, 号蔚芝, 晚号茹经, 太仓州镇洋县浏河镇 (今属江苏苏州太仓市) 人。唐先生于晚清同治四年 (1865) 出身于清贫的读书世家, 自高祖唐景星于“嘉庆元年 (1851) 入州学第二名, 是为吾宗入学籍之始”。到他七岁, “是时家贫约, 吾母甚健, 缝纫予衣补缀破裂, 或结数处, 同学咸姗笑之” 1892年, 中进士后, 唐先生便开始了官宦生涯。先在户部江西司任候补主事, 以微职上万言书《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 虽未达天听, 却受一时激赏。此后, 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署, 后改外务部、商部、农工商部主事、章京、北档房总办、员外郎、郎中、右承、左侍郎至署理尚书, 前后十二年。 唐先生入“尘网”十五年, 1907年, 二月丁艰离京, 绝意仕途。九月始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原南洋公学) 监督 (即校长) , 开始了直到人生落幕时才告结束的教育生涯, 计四十三年。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后更名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在唐先生离任不久后即改名交通大学) 任监督十四年, 于多事之秋的1920年年底请辞解职回无锡。1920年12月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 (下简称无锡国专, 虽有更名, 统一简称) , 1921年招生开学, 1950年5月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 长校三十年。无锡国专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也为其一生事业最可称之于青史者。 唐先生一生事业不在户部、商部, 而在南洋大学、无锡国专。无锡国专与唐先生相始终, 一个学校始终是这一位校长, 育人数千, 学生中名家辈出, 教师更是一时之选, 肩承中国文化教育的优秀传统, 三十年的探索, 百年以下尚有许多可思可资之处。无锡国专, 褒之者认为是“最中国”的学校, 贬之者认为是冬烘学究办的国学私塾;唐文治, 褒之者谓为经学家理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贬之者说他是有纱帽气的保皇党复辟派。无锡国专究竟是怎么样的学校?唐文治究竟是怎样的人? 一、教育家理学家的艰难选择 人生往往没有对错, 只有选择。一个人的成就有其命运的定数, 而命运往往是性格使然。每个人的性格一般都是复杂的而少有纯一的, 理学家讲求立身处世, 随机应变而不违道之根本, 所以唐文治内心的矛盾性尤其凸显。这样的性格成就了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教育家, 而这位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又是少有 (似乎是做校长中仅有) 的理学家, 这又为后来讨论作为学校的无锡国专蒙上了一层不可捉摸的幻纱。幻纱后面的老校长唐先生在无锡国专“一出场”的选择就让人感到颇不可理解。 1920年, 唐先生五十六岁《自订年谱》中十二月曰:“钱塘施君省之名肇曾, 托友人陆君勤之介绍, 属余在无锡开办国学专修馆。定开办费八千元, 常年经费每年一万元。余思讲学家居, 平生之志, 爰订定学规章程。托蔡生虎臣租借锡商山货公所楼房两幢为宿舍, 地在锡山之麓。即于无锡、上海、南京三处招考, 报名者近千人, 取定师范生正额二十四名, 附额六名。”创办无锡国专与他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辞职几乎同时。《自订年谱》于前即曰:“自上年学潮后, 学风愈觉不靖。余因吾父老病, 目疾日深, 已先辞工业专门学校职数次, 而交通部长迄不允。至十月初三日, 余遂决计解职回锡。盖函电交驰, 至此凡十次矣。部中派员来留, 本校同人来请留者络绎于道, 均坚拒之。自问精力日衰, 私衷歉仄而已。”再看《自订年谱》:“四月, 组织无锡中学。初, 余因无锡高等小学学生甚夥, 毕业后远赴各处求学, 颇觉困难, 拟设立中学, 怀此愿久矣。至是门人蔡生虎臣名其标, 介绍门人高生践四名阳来言, 奉其先人秋荃先生遗命, 于锡邑设立中学。余为订定章程, 具呈省县。暂租西水关马氏房屋为校址, 计开办费三千元, 建筑房屋费二万元, 基本金四万元。践四坚请余为名誉校长。余因请江太史霄纬名衡为主任, 门人周生缉庵名熙为教务长。先招初二年级生两班, 四儿庆永, 亦往肄业焉。”由这三则《自订年谱》中首尾相连在同一年的文字, 我们似乎明显看出表述上的内心矛盾, 这是十五年后追记的写定文字。 这其实是一次出处的重大选择, 从公立大学辞职创办私立大学, 从大上海转到小无锡, 这一年半的“拉锯”, 是唐先生矛盾选择的一次集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