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其研究范围涉及哲学、伦理、历史、逻辑、语言、政治、生物等诸多科学部门。一生著述甚丰,其著作据说有数百种之多,流传下来的也有几十种。主要有?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和?逻辑学?等。 目录 一、亚里士多德及其政治学 二、城邦政治的目标与管理者的品德 三、中庸管理思想 四、依法管理思想 五、管理权的来源、归属、及分配原那么 一、亚里士多德及其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生于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城。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母亲出身于富有的家庭。17岁时奔赴希腊文化中心雅典,进入“阿卡德米〞学园,师从柏拉图学习并从事研究达20年之久。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离开学园,于公元前343年,接受了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邀请,担任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东征,亚里士多德返回雅典,并创办“吕克昂〞学园。在那里,他招收生徒,致力于人文知识诸方面的研究及讲学。亚里士多德亲自授学,且形式独特,常与学生边散步边讨论学术问题,因之后人称亚里士多德学派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雅典掀起了反马其顿运动,他因与马其顿王室的关系而受到牵连,并被控告不敬神和对雅典不忠,不得不逃离雅典。次年在优卑亚岛辞世,终年63岁。 作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对学科进行了分类,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研究方法等,对政治学的根本范畴和原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关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他指出,所有学科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善的目的,而这些目的中最高的应属政治学,因为它是研究城邦“至善〞的科学。 政治学是一部专门讨论城邦政治问题和原理的著作。现存政治学分八卷,卷一论述城邦的起源、目的、本质;卷二论述理想城邦的原那么,其中对柏拉图的“理想国〞进行了批判;卷三研究城邦的性质及公民的本质,由公民的性质而论及不同的政体;卷四、五、六研究现实的城邦,尤重对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分析,涉及它们倾覆或衰落的原因及保持稳定的途径等;卷七、八讨论理想城邦的规划。 二、城邦政治的目标与管理者的品德 在政治学开篇,亚里士多德开宗明义地指出,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他把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定义为城邦,即政治社团〔城市社团〕。〞 亚里士多德从“自然成长论〞的角度论述了城邦的形成。他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人类的这种合群的性情驱动了人类共同规模的扩大。 首先,人类和一般的动物以及植物相同,都要使自己遗留形性相肖的后嗣,所以出于生理的自然而产生男女配偶,即男女关系;接着,为了共同保全而出现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结合,那些有理智而遇事能操持远见的人成为统治的主人,有体力且能担任由他人所安排的劳务的,自然就成为被统治者,处于奴隶附属地位。男女关系、主奴关系的结合,便产生了家庭。而为了满足更广阔的生活的需要,便由假设干家庭联合组成村坊。等到假设干村坊联合在一起时,城邦就出现了,社会也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城邦不同于其他如村坊或某种同盟的社会团体,其“在本性上先于个人和家庭〞 二、城邦政治的目标与管理者的品德 于是,亚里士多德把善、幸福和正义看成城邦政治的目标,他指出,政治学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其终极目标是人间的至善:“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据。〞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城邦,就是人类到达道德和理智生活这一最高目的的政治共同体。 在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中,轮番为治是所拟定的最好的政制,公民内部平等,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但每个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那么以其才德为依据。因而对城邦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而言,具备良好的才德成为能否创立最优良政体的关键。由于城邦以至善为目的,要真正配上城邦这一名称而非徒有虚名,就必须关心德性问题。 亚里士多德从分工角度对公民品德的一些概念做了说明。他指出,作为一个团体中的一员,公民之于城邦恰恰好似水手之于船舶。既然按照各人的才能分配各人的职司,每一名水手所应有的品德就应当符合他所事的职分。除了符合这些专职品德外,显然,还须有适合于全船水手共同品德的普遍定义:各司其事的全船水手实际上齐心合力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航行的平安。与此相似,公民们的职司固然各有分别,而保证社会全体的平安恰好是大家一致的目的。公民既成为他所属政治体系中的一员,他的品德就应该符合这个政治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计算机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题库及答案(5)(第8001-10000题).docx VIP
- 贵州银行2017年年度报告.pdf
- 35kv集电线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 2024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题库及答案(4)(第6001-8000题).docx VIP
- 可变形超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综述.docx VIP
- 王艳艳《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2-1第二章 工程项目招标.ppt VIP
- 2024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题库及答案(3)(第4001-6000题).docx VIP
- 2024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题库及答案(2)(2001-400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