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部文集中,其中他自身最喜欢的是《孔乙己》;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鲁迅精心塑造的孔乙己形象。(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显示课件,出示目标,让学生读,明确学习任务
三、课代表检查预习情况
四、了解作品背景。(课件显示)
五、走进课文
概括一下文章的内容,提醒概括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六、自主阅读前三个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如下任务,将讨论结果明确在笔记上。
1、这段交代了在酒店喝酒的两种人,那两种人?这两种人喝酒有什么不同?
2、前三段为孔乙己出场作了哪些铺垫?
此节中,强调两种人的对比,朗读品味“踱”字等。
六、课文第九自然段读一遍。
课件显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围绕这一段落,小组探讨四个问题。
1、孔乙己使哪些人快活?
2、孔乙己的哪些方面使人快活?
3、孔乙己这样使人快活,他本人生活得快活吗?
4、鲁迅先生写这些人的“快活”用意何在?
名人评价孔乙己。(放投影)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孔乙己是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李欧梵(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孔乙己是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吃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专家):孔乙己是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七、回顾课文谈出感受(课件显示)
1、教师:学习了本文,对你今后做现代文阅读有哪些有益的启发?
2、教师:学习了本文,对你今后写作文有哪些有益的启发?
三、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阅读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情感体验也在不断 的加深,对抽象的事理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依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
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体会理解含义丰富的语言。
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小说的主题。
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
预习,快速阅读,理解。
讨论、点拨、问答,理解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束缚和毒害,明白中国封建文化“吃人”的本质。
教学重点
品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特定词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突破
以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为突破口,引起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人情冷暖的思考和认识。
八、效果分析
在整个的教学中,更多地是就课文分析课文,相关拓展知识太少。语文阅读,更多地应该是教学生去体会人物的情感、境遇,这也是体现人的教育的部分。还应该是研习文化、文学的课程,让语文课多点学术的味道,也让语文成为孩子人格培养的重要课堂。
学生的诵读很重要,老师是分段分句让学生去读,可以理解,因为一节课就45分钟,时间是不够的。但我也想看到学生充满自己的情感理解地去读整篇的课文,而不是在肢解课文。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式的阅读,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了哪些问题?他们能提出什么问题?而不只是老师问,学生答。
即使是老师问问题,也尽可能是开放性的?比如你认为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是什么导致了他到这不伦不类的地步?等等,孩子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顺着老师的思维来。既然一篇重点课文有几个课时,不妨安排一个课时做些这样的开放性的课程。
当然,真的要这样,需要老师有广博的知识,备课要查阅很多的资料。真的有我们不能回答的问题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坦然地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我得去查查资料”。这也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态度。
十、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意料之外:超常的发挥(学生真切的感悟、体验)。教师对这种现象的处理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奇怪的是当学生有超常表现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往往会漠然处置,甚至冷言相对。为何?因为教师在过分地追求教学思路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为的只是顺利完成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的终极目标仍旧是让学生“在单位教学时间里获得最多的知识”。教师的法宝(知识)怎会有错?但是最具讽刺的事实是,结果恰恰截然相反,学生不喜。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小说运用对比、侧面、白描等描写手法,通 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鲜明的表现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成功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通过《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造成的毒害,是又一篇反对 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
2、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孔乙己》是人教版课改教材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体育_《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体育_《鱼跃前滚翻》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信息技术_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五章第三节即时通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信息技术_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五章第三节即时通讯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七下unit8sectionA1a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初一上unit 6 section B 写作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光的反射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物理_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安全用电教学课件设计.ppt
最近下载
- Promega 普罗麦格 3D培养模型检测解决方案 说明书.pdf
- 2025年秋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x
- 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精华版备考资料.doc VIP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Reading and Thinking 导学案--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机修工岗位职责及技能要求.doc VIP
- DB33/T1054-2016 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 VIP
- 大模型时代的具身智能.pptx VIP
- 重大活动气象服务规范.pdf VIP
- 企业管理手册.pdf VIP
- 2025年中国过敏性鼻炎市场研究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