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人教课标版 关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人教课标版 关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2.初步了解《诗经》和比、兴的手法。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 2.了解比、兴的创作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3.训练快读快背,提高背诵优秀诗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比、兴的创作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2.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想到的内容。(学生自由发言)师:想像很丰富,那么同学们知道三千年前的人们又是怎样联想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经》,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的文明与辉煌。未读《诗经》,先闻其名,《诗经》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介绍?(学生介绍)《诗经》是诗歌的源头,读着《诗经》,你会感觉仿佛步入了浪漫的殿堂。那么,大家知道冠于《诗经》之首的是哪一首吗?(生答)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诗经》,走近《诗经》开篇的第一首《关雎》。 二、一唱三叹,吟诵《关雎》 1.对于诗歌的朗读,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请同学们回顾归纳一下读好诗歌的方法或窍门。 明确:要读得字字准确清晰,要读准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要读出感情…… 2.请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老师板书课题) 3.请一名学生读,请另一名学生评价。明确诗的节奏。 4.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节奏。 5.师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试用简洁语言概括6.请一名学生说说内容。(这首诗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一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过渡:我们想越读越好,还需注意诗歌所表达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疏通诗意。 7.译读《关雎》:根据示例以诗译诗,把古诗翻译成现代诗。 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双栖在小洲上。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要求:(1)力求押韵。(2)解释扩展。 学生讨论,交流,解决难点。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齐读现代诗《关雎》。 三、想象美景,描绘《关雎》 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吟诵,还可以闭目沉思,想象故事中的一幅幅画面。 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时,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你的眼里、心里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请同学们边读边想,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两句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用诗意的语言展现出来。 “一切景语即情语。”请大家结合诗句说说:主人公的情感前后有何波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点评,归纳。 理解了诗意,明确了诗情,我们应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那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首诗读出感情呢?请多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让我们再来一遍,读正确,注意节奏,注意情感的表达。 四、美不胜收,品味《关雎》 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小组讨论交流,试从人物、语言、意境、情感、表现手法等角度,品味《关雎》的美,跟同学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思考。 (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习进展,引导分析, 2.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形成板书(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教师小结:从字里行间,同学们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其实,它的魅力,它的佳处,远远不止这些。这首诗既写了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难怪孔子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看来,被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五、诗趣盎然,美读《关雎》 美诗若美读,定能锦上添花,别有意趣。现在,分男女生两大组配乐朗读《关雎》,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朗读技高一筹。 1.男生配乐读,女生配乐读。男女生互评。 2. 教师点评。 3.美诗可美读,美诗也可以和乐而歌唱,因为诗歌本是可以和乐而歌的。同学们想不想听今人谱曲的《关雎》?现在,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深情吟唱这首传诵千古、经典古朴的爱情歌谣。(课件播放歌曲《关雎》,师生齐唱。) (投影)《诗经》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结束语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可惜的是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一篇《关雎》。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读这些经典之作,吟诵优美文字,传唱古老歌谣,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六、布置作业 1.诵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