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第三十九期 
 2009 年 7 月           頁 55-98 
  中央大學文學院 
      戰國中晚期「忠」觀念之演變與轉折  
                         暨其思想意義 ∗  
                                         
                               佐藤將之 ∗∗  
                            Email: msato@ntu.edu.tw  
                                摘    要  
                                         
       本文是筆者探討中國古代「忠」和「忠信」概念演變及其在中國 
古代政治思想中角色的第三篇論著,也是筆者建構先秦「忠」觀念思 
 想史的一部份研究成果。  
       本文闡述了《戰國策》、《莊子》、《韓非子》等文獻以及稷下學者 
  對「忠」和「忠信」觀念的價值之「商榷」或「批判」,以及其批判所 
引發「忠」概念內涵的變質(「忠」於道德→「忠」於自我利益) 。進 
  而得知,時至戰國末年,原先戰國早中期儒、墨兩家所提倡的「忠」 
 概念之價值功能已遭到「轉折」。筆者冀望能藉由此分析而構畫出戰國 
時期由「忠」概念演變輪廓 ──戰國時期由「忠」概念建構的政治思 
 想之言說,歷經了多樣且複雜的演變過程,而其價值功能也隨之浮沈。  
關鍵詞: 「忠」、「忠信」、《戰國策》、《莊子》、《韓非子》、稷下  
 ∗ 本篇之初稿於 2007 年 10月 13日元智大學「日本漢學之觀點與中國學術研究」 
  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宣讀。筆者在此也要感謝兩位匿名審查人對本文相當仔細的 
   指正!本文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先秦戰國中後期政治概念理論化過程之 
  研究:以稷下為發展契機」( NSC 93-2414-H-002-006- )之部分成果。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投稿日期: 97.10.12  ;接受刊登日期:98.1.6  ;最後修訂日期:98.3.4 
                                      55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Humanities 
Vol. 39, July 2009, pp. 55-98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he Evolutionary Change of the Idea of “Zhong” (loyalty) 
                  in the Mid-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Masayuki Sato∗ 
                                   Email: msato@ntu.edu.tw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elucidate     some    significant     aspec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rring states’ political thought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zhong”   (loyalty)   and   various   criticisms   against   it,   which   have 
been   proposed   by   thinkers,   e.g.,   Daoists,   Jixia   Masters,   and   the  author(s)   of 
the   Hanfeizi,     during    the   mid-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riginally,    the 
concept   of zhong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ose   highest   values   among 
those po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2季度5G产业和市场发展报告-TD产业联盟.pptx VIP
 -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docx VIP
 - 2017年11月浙江卷(健忘妈妈趣事)-2022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历年真题解析(40张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专项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护理核心制度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华传统文化之文学瑰宝》2021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RAZ-D分级阅读学前英语绘本Pillow Fort Password(可打印成册).pdf
 - 《赤壁》PPT下载一等奖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ppt VIP
 - 论语 原文版精校 可直接打印.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