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抒情 整体感知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赏月 * 结构提纲 第一层(第1~2句):夜游缘起。 第二层(第3~4句):夜游所见。 第三层(第5~7句):夜游所想。 记叙 描写 抒情 *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 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 认为好在哪里? 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 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 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 月的急切心情。 * 深入体味 作者与张怀民“步于中庭”看到了什么样的月色?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了月色的美好?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 月色——如积水空明, 竹柏——如藻荇交横。 (写出了月色皎洁,空灵) 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 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月光的皎洁、透明 摇曳多姿、清丽淡雅 * 讨论探究 这幅月夜小景的确美妙,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像这样的美景到处都有,为何只有苏轼能领略到呢? 揣摩下列句子,体会其中深意。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 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相知好友相携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闲适的心绪。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是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 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 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 闲赏月的欣喜。 * 1、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 深入探究 苏轼被贬,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 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 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 2、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 ①叙事和抒情、写景有机的结合,情景交融。 ②运用比喻写景。 艺术特色: *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小结: * 文章主旨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本文通过记述夜晚在承天寺无眠约人同游的经历,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 记承天 寺夜游 感慨--- 月色入户 夜游赏月 闲 叙事--- 写景--月如积水空明, 竹柏如藻荇 情景交融 贬 官 排遣郁闷 热爱生活 豁达乐观 板书设计 * *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承天寺2 苏轼 随笔式小品文 *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状高峰清流、石壁清林,绘日光变化、猿鸣鱼游,表露了他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抒情小品《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游承天寺时又有怎样的感慨呢? * 11 短文二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随笔式小品文 * 背景资料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 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4课《诗词三首》之《行路难》 课件(共30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pptx
- 第14课 《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7课《敬业与乐业》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32张PPT)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pptx
- 第1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共1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共1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课件(共41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 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课件(44-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 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 第4课《观沧海》课件(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 专题复习:词语归纳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课《春》同步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1课《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作文如何移“花”接“木”(附:方法点拨及佳作点评).docx
- 第19课《怀疑与学问 》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第17课《孤独之旅》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第13课《使至塞上》解读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