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 乐 欣 赏 《 新 疆 之 春 》 教 学 设 计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秦艳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新疆之春》
2、歌表演《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背唱《青春舞曲》。
3、能够大胆地独自或参与《青春舞曲》歌表演。
教材分析:
1、 《新疆之春》作于 1956 年。乐曲采用维吾尔音乐风格的音乐语言,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
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欢欣鼓舞的乐观情绪。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乐思奔放流畅。 《新疆之春》单三
部曲式结构。乐曲第一部分的节奏由疏而密,继而疏密交替,其旋律多用同音重复和级进的方法,
加上钢琴铿锵有力的伴奏音型、小提琴的多种演奏技法,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酣畅、富于激情
的音乐情绪。 乐曲的第二部分采用了新疆舞蹈中手鼓的伴奏节奏为素材, 小提琴用双音奏出舞曲性
的旋律 , 这段旋律先后在D大调和A大调上展现后进入高潮, 给人以载歌载舞、 欢度节日的强烈印
象。第三部分音乐基本上再现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但在结束部分却有所不同。即: 结束部分有一个
尾奏。
2、《青春舞曲》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
活现实告诉年轻人: 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 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 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
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头。这首歌的原调为f小调,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
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歌曲短小
精练,出现多次反复和变化反复,非常适合于维吾尔族歌舞表演。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新疆音乐的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
1、在聆听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独自或参与《青春舞曲》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新疆歌曲让学生进入音乐教室时感受到音乐课堂气氛。
二、音准、听力训练:
1、用哼鸣的方法跟琴模唱
方法:由单音到乐句,音域由低到高再下行
2、节奏听辨及模仿
要求:教师用琴弹奏和弦,学生用手敲击节奏。
三、新课教学:
引入:播放儿童舞蹈片段《娃哈哈》并提醒学生注意观看。
提问:你能说出刚才你听到的音乐看到的舞蹈片段是我国哪个地方的吗? (学生发言)请说说
你所了解的新疆,包括服装、特产、歌舞动作、音乐等等。 (学生发言)今天我们就再来欣赏一首
新疆的器乐曲——《新疆之春》(出示课题)
(一)、音乐欣赏——《新疆之春》
1、作者简介:
精心整理
马耀先 (1938— ) 小提琴演奏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