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考量、独特优势和主要任务
?
? ?
?
?
?
?
?
?
?
? ? ?
?
?
?
?
?
2016年12月,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12月14日和2017年1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发布《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发改规划〔2016〕2650号)》和《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发改规划〔2017〕154号)》,并发布《关于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2018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规划〔2018〕220号)》,明确了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至此,国家层面布局规划的国家中心城市共9家,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广州、武汉、郑州、西安。
本文重点分析阐述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机遇、条件与任务,并就坊间的一些疑惑提出个人看法,就国家中心城市设立的标准及相关考量谈些认识。
一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考量
2016年12月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消息,曾经引起一些议论,核心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够不够格。
众所周知,在当时国家正式公布的国家中心城市只有8家,其含金量、稀缺性和厚重性可想而知。于是,郑州这个内陆地区省会二线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这个高大上的称谓画上了等号。
那么,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能够荣膺其列到底意味着什么,郑州到底够不够格呢?所谓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至于郑州是否够格,要从大视角大视野、从宽广的发展背景来审视和判断。
回望历史的长河,尽管3600年前商代就在此建都,郑州无愧于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城市;尽管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自古以来就是贯通东西南北的通衢之地,并以其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的特点屹立于中国古代文明之林,但在过去几百年陆权从属于海权的格局下,处于内陆腹地的郑州,发展境况似乎总不多么出彩,即使近年郑州呈现快速崛起的态势,但论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相比沿海地区一些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是人们难以把国家中心城市与郑州连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争取进入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规划和盘子,是许多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的诉求。以中部六省来说,据报道,除太原市外,其他省会城市都正式提出甚至高调宣示了这一目标。从账面上看,郑州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胜出,似乎有悖“常理”。
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郑州经济总量0.79万亿元,排序在郑州之前的大中城市除了北上广深津渝外,还有苏州1.54万亿元、成都1.21万亿元、武汉1.19亿元、杭州1.10万亿元、南京1.05万亿元、青岛1.00万亿元、长沙0.93万亿元、无锡0.92万亿元、佛山0.86万亿元、宁波0.85万亿元、大连0.82万亿元、郑州排在全国大中城市第18位。若论经济实力,还真轮不到郑州。
若论行政级别,郑州更处于劣势。国家当时已正式宣布的8个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级别最低,是唯一的正厅级省辖市。传闻中的11个国家中心城市,即天津、重庆、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杭州、青岛、郑州、厦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为全球城市),只有郑州行政级别最低。
但是,国家把经济总量并不领先、行政级别偏低的郑州列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列,自有其道理,应该有着全局的、战略的、长远方面的考量。
第一,从全球海权向陆权转变的时代大背景考量。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更多的活动发生在陆地上,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是在陆地上进行。于是有了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古代丝绸之路,里程达7000公里。一直到15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崛起,人为阻断了东西方贸易通道。欧洲人被逼探险寻求新航路,导致地理大发现和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过去的500年里,世界贸易中陆权一直从属于海权,原因是海上运输较陆上运输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能力大、运量大、运费低。这三大优势使得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但是,随着高铁和重载铁路的发展,陆上运输正在重新占据主动。日本、德国、法国等国早就掌握了高铁技术,但没成什么气候,中国拥有这一技术后,情况发生巨变,高铁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在改变世界贸易对海权的依赖。这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巨大,有完整的工业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工程施工能力以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有直接关系。可以判断,未来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相结合,不但运量大、运费低,而且比海运更高效、更安全。陆上运输技术的重大变革,正在颠覆几百年来主要靠海运进行国际贸易运输的现实。郑州拥有米字形高铁运输网,是全国高铁布局最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