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东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地理_东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晒课活动教案 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第一课时) 孙 艳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学习 目标 通过地图明确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位置的重要性。 运用地图找出东南亚地形、河流的分布及特点。 通过地图分析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重点 难点 重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2、中南半岛地形地势特点 难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提纲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东南亚风光视频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指示学习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东方“十字路口”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读课本第19页第1—2段,找出3个问题的答案写在学习提纲上,分别提问。 展示地图:找出地图中的两种颜色分别代表的两大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展示地图:世界地图,根据地图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课件展示:纬度位置:10oS-23.5oN,低纬度,大部分在热带 半球位置: 地跨南、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展示地图:找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十字路口的“咽喉”? 学生分析:下列货物运输的最短航线,看看他们经过哪个海峡? (1)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中国青岛 (2)日本大阪的钢材出口北非 (3)印度的铁矿石由加尔各答运往中国湛江 知识总结: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展示地图:眼明手快找国家 课堂小结:根据学习内容总结第一部分的收获。 当堂演练:完成学习提纲当堂演练第一题 课件展示:陈毅《赠缅甸友人》中的诗句导入多山的地形。 (二)多山的地形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读课本第19—20页,找出4个问题的答案写在学习提纲上,分别提问。 展示地图:中南半岛地形图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合作完成: 1、结合课本P20图7-1-4,落实图中河流的名称。 2、山脉、河流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山脉、河流的走向有什么特点? 4、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探究活动:通过填表,探究中南半岛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知识总结: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知识延伸: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这是世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展示地图:学生进行空间对比,请列举位于河流沿岸的我国大城市的名称。 知识总结:地形——河流——城市分布之间存在着影响的关系。 展示地图:学生找出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地形崎岖,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 提出问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地方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课堂小结:根据学习内容总结地形部分的收获。 当堂演练:完成学习提纲当堂演练第二题。 板书 设计 东南亚第一节 东南亚 范围:中南半岛 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位置:东方“十字路口”东方“十字路口” 位置:东方“十字路口” 东方“十字路口” 国家:众多 国家:众多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平原较少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平原较少 多山的地形 影响影响地形 影响 影响 地形 河流 城市分布 学情分析 一、地理学习情况: 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地理的学习,对于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已经熟悉,而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一些地理知识的储备,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世界区域地理当中的各具特色的地区的学习就简单多了。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二、学生情况: 本次授课是在七年级五班进行,该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所以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科保持着高昂激情,上课认真听讲,能很好的跟随教师的知识引导进行研讨、交流,学习习惯很好,但是有个别学生比较懒惰,不情愿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缺少自觉性,只要没有老师的督促检查,他们就不会主动学习,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所以课堂教学中也就刻意关注这些学生,让他们没有思想开小差的机会,所以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不错。 效果分析 本节课整体效果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