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现代文阅读ⅱ专题5第2讲理解现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课件.pptx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现代文阅读ⅱ专题5第2讲理解现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五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诗歌鉴赏,首先要做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歌的理解,既包括诗歌写了什么,也包括为什么要这样写。前者涉及诗歌的内容和诗句含义的层面,后者涉及诗人的情感和写作的意图层面。从目前诗歌考查的题型看,“理解”能力,既可以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也可以用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一、了解现代诗歌发展历程 我们常说的“现代诗歌”,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其实它包含两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一般称为中国现代诗歌;20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内容。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人倡导“诗界革命”,黄遵宪又首倡“新派诗”,都为随后的“五四”新诗运动起了前导的作用。“五四”时期青年男女渴望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崇尚科学与民主,思考苦难中的祖国和个人命运。这些作品显示出争取自由、民主,反对封建主义、高扬爱国主义的勇气和激情。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得到发展,诗歌强调大众化和为社会进步负起解放斗争的使命。这时期出现了大量具有鲜明革命色彩的诗人和诗作,这些诗人或作品,大都以极大的热情讴歌无产者的形象,反映时代的苦难。;在30年代之后,诗歌与群众的联系空前密切。诗歌的主题基本转向国难的描绘与救国的呼吁,诗歌的旋律由柔婉变为雄健。倾心于激昂的战斗代替了对于纯美的追求,诗人们多以愤怒而乐观的调子歌赞这场全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抗争,形成了鲜明的抗战诗歌。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衡量诗歌的重要标准。新诗发展中的民族形式的讨论,对欧化倾向的批判,更肯定了民歌和古曲诗歌对于新诗发展的价值。内容上强调诗歌与革命斗争的关系,形式上强调诗歌与群众欣赏习惯﹑鉴赏水平的关系,大体是40年代新诗的主要面貌。;40年代后半叶是灾难深重的岁月,也是黑暗将要退却、黎明为期不远的岁月。无论是解放区的诗人为明朗的白昼而高歌,还是国民党统治区的诗人为凄冷的长夜而低吟,新诗的主调都是对祖国黎明的呼唤,像一只在暴风雨中搏击奋飞的英雄之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诗人们歌颂国家和人民的胜利。在对历史性场景的描绘中宣泄了与新时代序曲相呼应的喜悦。随着时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转移,新诗的颂歌题材勃兴,成为50年代中国诗歌的主流。在革命和建设的热潮中,从各条战线传来了大批诗人描摹现实生活﹑格调激昂爽朗的歌声。新诗和时代﹑现实保持紧密联系的传统,在这时期得到发展。;二、明确考查角度——抓住题型标志,看清设问角度 ;三、明确方法步骤,找准思路依据 把握诗歌内容的“三步骤” 第一步,通读诗歌,筛选意象。 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同古代诗歌一样,只是影响阅读的不是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而是现代诗歌选用的看似毫不相关的意象。因此,阅读的第一步,是圈画出这些意象,看看哪些是可以理解的,哪些是需要通过想象、联想,甚至借助背景材料才能理解的。 ; 第二步,组合意象,体会意境。 把这些看似散乱的意象组合联想,可以大致把握诗歌描绘的场景、刻画的形象和表达的情感。这需要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也需要阅读的体验和生活的积淀。这种“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遥想是古代诗人所常有的,也是鉴赏现代诗歌必需的。 ; 第??步,由象索意,把握内容。 现代诗歌同古代诗歌一样,都是借助意象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因此诗人选用什么样的意象也就决定了诗歌所要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如果选用的是山川边塞景物,这首诗可能写的是军旅戍边生活;如果写的是田园草禾犁牛,可能表现的是隐居农耕生活。亮丽新颖的意象,往往传递欢乐的情绪;黯淡寒凉的意象,往往传递悲伤的情绪。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中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解题指导】 ;【参考答案】D;2.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