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与防措施
目 录
一、风险辨识 1
二、防措施 3
附 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4
附 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4
一、风险辨识
1. 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 狭窄, 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工作, 自然通风不良, 易造成有毒有害、 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 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
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 、化粪池、 隧道、 涵洞、 阀门间、 污水处理设施、 料仓、 煤气管道、 蓄水塔 (池)、
储藏室与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 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 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
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
A、有限空间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
1 / 7
. . .
制和防,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 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 以施救。其实, 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 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
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 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
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 12%至 14%
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 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 15%至 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 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与肺部问题。
1.4 事故发生的原因
1.4.1 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 险。
1.4.2 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
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1.4.3 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不当。
1.5 事故风险评估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 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 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 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 确保有 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 / 7
. . .
二、防措施
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对有限空间作业 活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防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多人伤亡事故。同 时, 有限空间中作业存在的危害, 极大多数情况下均是完全可以预防
的。在有限空间作业,认真落实以下防措施:
(一) 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
未经许可,不得入。
(二) 对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
设置警戒区、 警戒线、 警戒标志,
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作业应
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 度,作业前 30 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 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三)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
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能少于 3 次。 对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
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 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
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四)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安全
设施监管制度;同时应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五)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身体无妨
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并符合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
资格。
(六) 生产经营单位在作业前应针对施工方案, 对从事有限空间危
险作业的人员进行作业容、 职业危害等教育; 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
3 / 7
. . .
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教育。
(七)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 监护人员不
得进入有限空间。
(八)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