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的控制和预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重耐药菌的控制和预防;几个概念;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全球关注的高耐药多重耐药菌;细菌主要耐药机制;标本采集方法 1.血培养 2.痰培养 3.各种导管、伤口培养; 1. 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 2. 采血量:成人血培养的标本量为10ml,血液和肉汤比一般推荐为1:5~10, 采集血培养都应该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推荐同时采集2~3份血 3.临床诊断败血症的重要方法 4.阳性结果对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痰培养 将痰液标本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多重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细菌耐药性的五大危害;几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易产AmpC酶菌株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我们该如何做?;一、建立健全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病 例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当检测到异常的耐药模式时能够迅速通知感染控制人员和临床主任。并在检验单上注明。 1.产NDM-1、KPC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2.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3.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4. 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 5.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二、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诱导产生;加强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菌素管理,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谨慎使用万古霉素 ;下列情况不推荐使用万古霉素 ; 1.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 患者 安置在同一房间。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 气管插 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 者安置在 同一房间。 2.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在每次使用后擦拭 消毒。 3.相关医疗器械或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专用。 4. 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对其他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确定或高 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 加强清洁消毒工作;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测因素;合理使用抗菌素原则;;总结 1.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5.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6.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

文档评论(0)

5686464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