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其次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1、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应 (外形、递增缘由、含义)
含义:表示在肯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产生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有产量组合。
模型:两种产品——X、Y;
两种生产要素——资本 K、劳动 L 3) 递增缘由:
2、 机会成本:
含义: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表达式:-△dY/△dX
解释:
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生产点由 a 向 b 运动时,对应切线斜率确定值不断上升,即随着 X 的生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机会成本不变。生产X 和 Y 的两个部门接受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完全相同,一个部门所释放出的自焚和劳动,正好可以被另个部门完全吸取,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门的生产削减或增加都是固定不变的。
3、 社会无差异曲线
含义: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
性质:很多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不相交、凸向原点、负斜率
用途:
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均衡消费点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曲线越高,福利越高。
4、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条件:生产均衡 、消费均衡 、市场出清
消费均衡点唯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处生产者利润达到最大化,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生产等于消费,市场出清。
国民供应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A)含义:分别为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应与需求B) 推导:P21
国民供应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打算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消费水平以及相对价格
5、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条件:生产均衡 、消费均衡 、贸易平衡
国际均衡价格为过剩供应曲线与过剩需求曲线的交点。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1、 起因:
生产技术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
其次章 古典贸易理论
其次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模型
1、确定优势与比较优势
A、确定优势
含义: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
B、比较优势
含义:(1)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
该国可以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特地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
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旧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2、贸易形态与贸易利益 p30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H-O-S 定理) 第四节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第四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其次节 特定要素模型
一、基本假设
1、X、Y 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2、规模收益不变;
3、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淌;
4、劳动总量是固定的,并且充分就业;
5、资本是特定生产要素,即两个部门的资本不能相互使用;
6、每个部门的资本投入都是固定不变的;
7、全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由以上假设可得到:生产函数
充分就业
分析:1)由于资本特定不变,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两个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进而劳动酬劳,与劳动投入量成反比。2)劳动边际生产价值线反映了对劳动的需求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亦即劳动需求曲线。 3)劳动需求曲线的外形取决于生产函数的性质,位置取决于商品价格。4)在 E 点,两个部门的劳动酬劳
相同,劳动在两个部门的安排达到均衡。5)劳动的安排一旦确定,两个部门的生产也随之确定。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收入安排
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假设 Px 上升至 PX′,X 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上移至 VMPLX′。
X 部门的劳动酬劳超过了 Y 部门,劳动由Y 向 X 部门转移
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X 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下降,而Y 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上升。
X 部门的劳动酬劳回落,Y 部门的劳动酬劳回升。新的均衡点 E′
第五章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
重叠需求理论核心细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亲密程度是有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打算的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假设(1)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铺张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
(2)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假如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结论:两国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是全都的,即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像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1、 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也就越雄厚
2、 收入水平越接近的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亲密。反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