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由朗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导入。
二、继续赏析文章结构:
形散神聚,景人合一 —— 鉴赏
1、提问: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学生讨论 、
发言并具体谈意见。)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 “求同思维”,也应学会 “求异思维”。大家想想
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
明确: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
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 “形散”的特点。
2、提问: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 “神”又是什么呢?又是怎样体现出 “清、静、
悲凉”的特点的呢? (学生讨论 、发言 )
明确:是北国之秋的 “清、静、悲凉”的特点。
(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
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
一种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
1
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
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3、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
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 “清、静、悲凉”的
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 “形散神聚”的特点。(板书:形散神聚)
4、过渡: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
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
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 )
明确:(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
清、静、悲凉的了。(2)作者当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
这样看来,作者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也就不起怪了。(3)郁达夫个性忧郁善感,
是个抑郁质的人。
5、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而不写别的景物,我们所取的角度是从
作者的主观方面来考虑的;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客观上讲,这些景物是不是真是的?
明确:这些景物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北平的秋天的自然景观。作者并没有因
为自己的主观感情而将自然景物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而是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逼真的
描绘,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这就说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作者选什么样
的景抒什么样的情。[来源:]
6、引导:大家知道,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 “剑人合一”,道家最高境界是 “天人合一”,
那么散文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2
明确:自然景观和主观感情相结合,或者就称为“物我合一”。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
语皆情语”,诗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 “景”与 “人”合为一体,“物”与 “我”完美交融。郁
达夫先生就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创造了一种 “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板书:景人合一)
三、以上分析的是3—11 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2、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
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3、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
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
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2).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3).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9).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2).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3).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4).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8).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9).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0).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1).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2).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5).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6).pdf
最近下载
- 外教社俄罗斯概况(第2版)课件unit4.docx VIP
- 物理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素婷 主编 邬宪伟 主审 第二章 溶液4-稀溶液依数性.ppt VIP
- 气瓶充装评审自查报告.pdf VIP
- 物理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素婷 主编 邬宪伟 主审 第六章 电化学基础4-原电池电动式计算.ppt VIP
- 个体美容院转让协议通用范本.pdf VIP
- 铁路基础设施检修装备维修技术要求 第3部分:功能恢复性维修.pdf VIP
- 物理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素婷 主编 邬宪伟 主审 第四章 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率.ppt VIP
- T_QGCML 137—2021_水性彩色路面技术规程.pdf VIP
- 大学生学习心理指导.ppt VIP
- 苏x5数据包随文件一起拷贝3f格式安装文件ch3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