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园_大班科学《什么东西不见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学前幼儿园_大班科学《什么东西不见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体可以被水溶解。 2、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关。 3、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主动实验,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石子、棉花、洗衣粉、透明水盒、绵糖、砂糖、冰糖、果珍、玻璃杯、搅拌棒、热水、凉水、记录表、笔若干。 【活动重难点】 通过实验知道溶解的现象,知道物体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形状大小有关系。 【活动流程】 (一)实物导入: 通过魔法变变变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物品(石子、棉花、糖、洗衣粉等)。幼儿猜测:哪些物品放进水里能化,哪些物品放进水里不化? 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后进行表达,老师记录。引出溶解现象,教师请小朋友操作并完整讲述过程 (二)第一次探索实验活动: 1、请幼儿观察教师出示的图片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形状。(绵糖、砂糖、块糖) 2、引导幼儿猜测:如果我们把这三种糖同时放进水里,哪种糖会先化完呢?为什么?幼儿猜想并记录。一会进行实验验证。 3、引导幼儿说出实验操作步骤,教师发出指令后幼儿同时把糖倒入箱子并开始搅拌,比比谁的糖先化完。 4、请幼儿将水盒中的糖全部化完后在表格中做记录。 5、教师引导全体幼儿一起看表格分析记录结果,明确三种糖的融化速度并验证之前幼儿的猜想。请幼儿思考:什么样的物品化得快?什么样的物品化得慢? 教师小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关系。 (三)第二次探索实验活动: 老师准备了同样大小的块糖,请你动脑筋、想办法,看看谁能让糖最先化完?(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影响物体溶化速度的相关因素,初步理解融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 1、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说出材料的名称:块糖、凉水、热水、搅拌棒、记录表、马克笔。 猜想:利用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怎样做能让糖化得快呢? 2、教师发出口令请幼儿同时将块糖放进杯子里,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操作,比一比谁的糖先化完。 3、交流实验结果:教师请杯中块糖化的速度快的幼儿讲述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用的是热水还是凉水,是否搅拌;再请杯中块糖化的速度慢的幼儿也说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幼儿进行对比。 4、教师小结:物体的溶化速度也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可以溶解的东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这个小实验。 大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学情分析 《什么东西不见了》是编大班下第四主题《科学万花筒》中的一节教育活动。本活动是日常生活常见现象,和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大班的幼儿直觉能力强,已有较好的观察、理解、探究、记录、推理能力。老师的任务就是怎样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各感官参与活动,以体现和发展幼儿的上述能力。 本活动中的溶解现象对幼儿不说并不陌生,洗衣粉、糖的溶化消失孩子们也见到过。但哪些不能溶化、什么因素能影响溶解速度幼儿则并不清楚。通过提出疑问并用实验验证的方式来进行操作,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认知规律,又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在活动中,老师采取激发兴趣、猜测设疑、全体幼儿分组参与操作、合作的方式开展科学探索,体现了教师主导,孩子自主发展的理念。整个活动中孩子全神贯注地进行实验活动,充分参与,环环相扣,发展了孩子的观察、探究、记录、分析能力,学习效果良好。活动前准备,物质准备,操作材料较多,提前早进行充分准备并练习摆放,保证能在活动中及时有序地为孩子摆放好。知识经验准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溶解现象,进行几种物体的溶解小实验。 大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教材分析 大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是省编教材(下)主题四《科学万花筒》次主题三《超级变身》中的一节教育活动。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是围绕物体在形态、形状等方面的变化为主线进行探究,发展幼儿科学素养。本科学活动是此主题中的一节典型的科学现象探究活动,在整个主题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科学现象,孩子们知道糖、洗衣粉等在水中“化”了……但是对于溶解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却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幼儿对科学现象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本活动就是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来感知、理解物体溶解的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从而实现活动目标,达到本主题教育目的,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一、教学理论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觉能力较强,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观察、感受着身边现象,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丰富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观察、操作、记录、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并且对科学现象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所以,在此活动中,我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注意激发幼儿自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