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逻辑常识与论证方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法——简单枚举法 S1是P,S2是P,……, Sn是P, S1,S2,……,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遇到反例, 所以,所有的S是P。 以经验的认识为主要依据,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归纳推理 例 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 孔子研读古书,韦编三绝,终于成为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杜甫苦读诗书,读破万卷,终于成为人人敬仰的一代诗圣。周恩来博览群书,常常省下饭钱买书读,终于成为振兴中华、开创新中国的一代功臣。……纵观古今伟人,无一不是刻苦学习的典范。因此,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归纳论证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归纳论证 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它从许多个别的事例中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性的,而是或然性的。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类比论证推理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特点)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这是一种从个别事物到个别事物的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的形式是: 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类比论证 例 ——类比论证就是比较分析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据此推论出它们可能还具有另外的共同点,从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类比论证 例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结论有“或然性”,但预示出了“可能性”。 论证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事情或形象生动的事物去论证人们不熟悉的、抽象难懂的道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类比论证 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21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论证方法 立论,从正面论述 ,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式。 驳论,从反面论述,是对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进行批驳的论证方式。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论证方法 1、揭示实质法 2、正反对比法 3、反向假设法 4、正面推理法 5、引申类比法 6、因果分析法 举例论证(例证法) 道理论证(引证法) 比喻论证(喻证法)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逻辑规律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能偷换概念,不能改变命题。 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命题必然有一个是假的。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必然有一个是真的。 充足律:理由充足,根据可靠,才能得出真命题。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逻辑规律 一位姑娘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个盒子——金的、银的和铜的。每个盒子上写着这样三句话: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里”,铜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你能猜出肖像放在哪个盒子里吗? 银盒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逻辑规律运用练习 分析下面的例子,看看他们分别违背了什么思维规律。 A.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是人民,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B.高压电线,一触即死,严禁触摸,违者法办。 C.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作儿童文学发表吧。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因果论证 中心论点就是结果, 分论点就是得出结果的原因。 因为:原因之一 (分论点一) 原因之二 (分论点二) …… 所以…… (结论,即中心论点)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一分。 因果论证 例 中心论点:我们必须推行“拿来主义”。 分论点一:一味奉行“送去主义”,子孙只好讨人抛给的残羹冷炙做奖赏。 分论点二:外国“

文档评论(0)

189****57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