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 《朝花夕拾》名著专题冲刺高分复习.docVIP

第1部 《朝花夕拾》名著专题冲刺高分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部 《朝花夕拾》(七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背景梗概】 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朝花夕拾》为“回忆的记事〞,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前七篇反映他童年在绍兴的家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表达他从家乡到南京,再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作品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反映了那些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思念之情。 【情节概述】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常常嗥叫,令人心烦。第三,它吃了“我〞小时候饲养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第四,它后来确实伤害了兔的儿女们。这篇文章锋利而又形象地挖苦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记述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谢。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思念。 3.《〈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里面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文章记述儿时“我〞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迫、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捆打四十〞。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中所谓正人君子的挖苦,虚幻的无常给予了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抚慰。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我〞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锋利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诉求。 7.《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两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以及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表达在仙台学医时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表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情思念。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饱受打击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人物形象】 1.阿长〔出自《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身材粗壮,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如送给鲁迅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时,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谢。 2.藤野先生〔出自《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良师。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一直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比照。藤野先生的高尚的品质一直鼓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3.范爱农〔出自《范爱农》〕 范爱农是当时社会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时代的开展紧密相连,他们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以及对革命的失望的心路历程,但最后社会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再次将他们逼入绝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5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