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的单音节特点
(一)汉字单音节特点的形成
1、汉字读音以元音为主
汉字的音节也是由元音和辅音拼合成,但汉字是一种元音占
优势的语言,在汉字中,有的汉字音节甚至可以只有元音而
没有辅音(即零声母音节) 。根据研究,辅音占优势的语言
容易形成拼音文字,而汉字以元音为主,音节发音响亮而且
音节界限分明,这种语言特点,则容易形成了用一个符号来
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形式。
2 、古汉语以单音节字为主
从汉字的六书造字法看,不论哪一种造字法,都遵从一个字
符一个音节的要求进行造字,这就保证了中国文字发展中汉
字的单音节特点。
在甲骨文和金文、楚竹简里,也有少量“合文”形式的文字符
号,如 (文王)、 (武王)、 (太乙)、 (太丁)、 (太
甲)、 (小臣)、 (五月)、 (十三月)、 (五十)、 (六
十)等等,由于不符合一字一音节的汉字习惯,这种合文逐
渐被淘汰了,即使后来汉字中还保存的少数合文字,如甭、
廿、卅、俩等,也都成为了单音节的字。因此,自古以来,
汉字具有突出的单音节特点。
3 、汉语词的形态不是用字形变化来表示
在语言科学分类中,汉语被称为孤立语,原因是汉语不是用
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汉语的语法关系,是用词的
顺序和虚词来表达的,如英语用动词加词缀来表示现在、过
去、将来时态,而汉语用副词现在、过去、将来来表示。
汉语词的形态不是用字形变化来表示,则汉字的字形也就没
有变化,这使得汉字在几千年来,仍然得以保持一音一字的
单音节特点。不仅如此,汉字字形的稳定性,不仅使得汉字
在几千年来,仍然保持该字在初创的起源阶段时的基本的字
形结构和字义,从而使中国文化延续几郜年而不绝。而且,
中国文字还具有汉语的方言差异下的书同文字的空间的超
越性。
4 、汉字造字和书写的非线型展开
中国古代的文字主要是用棍笔或毛笔醮着墨汁在竹木简牍
上书写记录,由于竹简的宽度有限,不能容纳结字宽度较大
的字符, 于是先民采用了“削”窄字形或旋转字形方向等办法,
使字符的宽度能写入窄条的竹简上;窄条的竹简也无法使各
字符之间的笔画串连起来草书。这形成了汉字最早的形态是
用单个的、具有结构的字符来表达和记录古汉语的单音节占
优势的词汇。
(二)汉字单音节特点的优势
1、汉字具有鲜明的语音节奏
汉字一个字符一个音节的特点,使汉字具有鲜明的语音节奏。
再加上双声、 叠韵、 叠音、 声调等因素, 并辅以音节、 停顿、
骈散交错、 长短相间等手段, 使汉文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
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可谓“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如金声玉
振” ( 谢榛《四溟诗话》) 。
2 、汉字的语句表达和文章表达具有对称美
就语素而言, 汉语自古至今都以单音节语素为主; 就词而言,
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汉语这种以单音节形式负
载语义的特点,使得汉语的音节和语义之间具有十分整齐的
一一对应的关系, 即一个音节基本就是一个意义单位 (语素或
词) 。这种音节和语义的密相契合,不仅使诗、词、赋、曲这
些文学奇葩的产生和发展,有了它必须的土壤。而且使得中
国古代诗、词、赋、曲的语音节奏很容易与语义节奏协调一
致,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诗行节奏形式。
古汉语以单音节为主,无论说话还是阅读,多以一字一顿为
主,现代汉语以双章节为主,说话和阅读以两字一顿为主,
这种一字一顿和两字一顿的语音节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语
言思维方式,即强调对称性和对应性。在句子中,注重对称
性,以偶句为最高的审美标准;在文章中,注重对应性,注
重一下对应,首尾呼应。结合汉语单调的抑扬顿挫,形成了
对语句和文章对称的审美要求。
早在《易经》 《尚书》中,就有许多对偶句,如《易经》中
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 火就燥。 云从龙, 风从虎。 ”
《尚书·尧典》中的:“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
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咏言,声依
永,律和声。”
《诗经》中也有很多对偶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河水洋洋,北流活
活”(《卫风·硕人》)。“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7T4871-2025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技术规范.pdf VIP
- 医疗美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docx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表单 知识产权组织环境、相关方需要和期望分析一览表[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冰雪雕设计及制作工程招标示范文本.doc VIP
- 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微改造正式.pptx VIP
- 19028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工程施工项目) (1).docx VIP
- 嘉世咨询-嘉世咨询2025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现状报告.pdf
- 招生话术培训课件.ppt VIP
- 教学课件-看得见的声音-.pptx VIP
- 安徽省血液透析管理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