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VIP

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古诗三首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2~83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分小组学习、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 (3)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 (4)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 (2)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 3.指导朗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4.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板书设计】 浪淘沙 浪淘风簸     直上银河 (写实)     (想象) 气势雄伟 第2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春天的视频,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4.练习背诵古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1.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2.小组交流探讨。汇报交流成果。 【板书设计】 江南春 江南美景 忧国忧民之情 烟雨楼台  第3课时 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诗题可理解为?(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二、交流资料,简介诗人 1.交流资料。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 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王安石,字介甫,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