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对策考察研究 一、背景解读——德国鲁尔区的衰退与复兴 鲁尔区位于德国的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 处于莱茵河、 鲁 尔河、利伯河之间,具有兴旺的河港口、铁路和公路运输条件。 鲁尔区工业历史悠久, 在德国的近代工业开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 位, 素有“德国工业的引擎〞之称。 鲁尔以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 为根底,逐渐开展成包括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电力等 重工业的在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工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鲁尔区作为重要的资源生产和加工制造工业区为德国战争机器 的运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但在战争后期遭到了严重破 坏。 战后经过重建该地区仍为德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世界能源构造的转变和科学 技术开展的冲击, 鲁尔区传统的采煤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 面临 着严重的构造性危机。 针对这种状况,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 动鲁尔区经济构造的转变和地区复兴。 在鲁尔区复兴的各项对策 中,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在物化地区历史开展进程、 彰显工 业文化特质以及塑造独特的地区形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 作用。 二、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容与模式 鲁尔区的煤钢生产企业在地区构造性危机影响下逐渐走向 衰退, 相继停产关闭, 其中遗留下来的工业设施最初都面临着被 撤除的命运。 当时保护工业遗产的观念尚未形成, 能将这些废弃 的工业设施和场景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下来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 果。 德国最早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是对多特蒙德市的“卓伦〞Ⅱ - .word.zl 号、Ⅳ号煤矿“发动机房〞的保护。此后的 30 年间,伴随着产 业构造调整的不断深入, 鲁尔区有更多的煤钢及其相关企业陆续 衰退、 关闭, 其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科学技术价值、 社会价值、 文化价值的工业场地和设施很多都被作为工业遗产得以保护。 例 如,哈姆市的马克西米连煤矿在 1979 年受到保护并建立成公园 〔图 1〕;米尔海姆的“宝瓶〞水博物馆是由废弃的旧水塔在 1982 年得到保护后改建而成的〔图 2〕;埃森市的“关税同盟〞煤矿 Ⅻ号矿井 1986 年 12 月停产后得到保护; 北杜伊斯堡蒂森钢铁厂 1985 年关闭, 1989 年在工业遗产保护前提下开场方案建立景观 公园;波鸿市的世纪大厅在 1990 年被保护更新;瓦尔特罗普的 老赫恩雷兴堡升船闸在 1992 年得到保护并整修为博物馆 〔图 3〕; 奥伯豪森市的“煤气储罐〞在九十年代被保护; “关税同盟〞炼 焦厂 1995年被纳入保护框架等等。 图 1 图 2 图 3 1.哈姆市马克西米连公园 2.米尔海姆的“宝瓶〞水博物馆 3.瓦尔特罗普老赫恩雷兴堡升船闸 2001年,继矿业城镇格斯拉尔〔 Goslar〕和弗尔克林根炼铁 厂〔Voelklingen Iron Works〕 分别在 1992 年和 1994 年被收录进世 界遗产名录〔 World Heritage Site〕之后,鲁尔区的“关税同盟〞 煤矿Ⅻ号矿井及炼焦厂成为德国第三个 〔鲁尔区第一个〕 被列入 - .word.zl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 1.工业遗产保护的容 (1) 整体构造保护——对厂区的整体布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