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型桩的构造与施工工艺
1 微型桩概况
微型桩最早由意大利人 F ·Lizzi 提出的, 起初在英美等国称之为“网状结构树根
桩 (Reticulated Rcot Piles ) ”,到了日本,简称 为RRP工法,又叫土的加筋, 20世
纪80年代到了国内称之为微型 桩(Micro Piles )或者称之为树根桩( Rcot Piles )。 其是一种较小直径的钻孔灌注桩, 直径一般在 10~30cm, 长细比一般大于 30, 桩
体由压力灌注的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与加劲材料组成。 根据不同的用途, 用
于微型桩的加劲材料可以是钢筋、 钢管或其他型钢。 微型桩可以是垂直布置, 也
可以是倾斜布置;可以成排布置,也可交叉成网状布置形如树根。
我国于 80 世纪开始研究,并在上海地区首先应用。最初的微型桩主要用于
老旧建筑的基础补强和托换等。 微型桩的技术较为简单, 施工方便, 适用于狭窄 的施工作业区;对土层适应性强;施工振动、噪音小;桩位布置形式灵活,可以
布置成斜桩;与同体积灌注桩相比,其承载力较高。近年来迅速发展,广泛应用
于各种土木建筑工程, 目前已在深基坑开挖支护、 地面沉陷修复、 路基加固以及 边坡加固等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
2 微型桩的特点
根据工程的特点, 微型桩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布置形式, 就深基坑或边坡而
言, 其结构布置形式可将微型桩体系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桩锚微型桩体系、 独立
微型桩体系、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以及空间桁架微型桩体系。
2.1 桩锚微型桩体系
桩锚微型桩体系就是在基坑开挖面上按照一定的距离和形式布置微型桩, 各
微型桩通过连接横梁传递土体压力,并通过锚杆(索)传递带稳定土层中,这种 结构形式适用于基础与边坡中之间距离小且比较软弱的土体。
2.2 独立微型桩体系
独立微型桩体系就是在基坑的开挖面上或自然坡面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布置
多根或多排微型桩, 各根桩相互独立, 桩与桩间的相互作用仅通过土体进行传递。 这种结构形式比较适合于滑体完整性较好且强度较高的土体。
2.3 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
将坡面上布置的多根或多排微型桩通过连系梁将其顶端横向连接在一起而
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 这种结构形式适合于坡体发育有两种
结构面,且完整性较差的边坡。
2.4 空间桁架微型桩体系
空间桁架微型桩体系是在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的基础上用连系梁将沿着边
坡走向的多排微型桩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体系。 对于坡体发育有两种以上的 结构面,岩体软弱破碎和完整性很差的边坡可采用这种结构。
3 微型桩作用机理
对于基坑开挖和边坡加固, 常使用微型桩预加固技术, 针对潜在滑体使用微 型桩进行加固, 然后进行开挖或进行其他支护措施。 微型桩的存在, 特别是在微 型桩采用了连系梁形成桁架体系后, 侧土压力由桩和桩间岩土体共同承担。 从而 使得整个微型桩体系和桩间岩土体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工作。 此时微型桩具有 类似抗滑桩的作用, 可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剪力。 在桩顶作用连系梁之后, 各根微 型桩和桩间岩土体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能够有效的控制墙面上加固区域拉裂 缝的形成和发展。
3 微型桩的施工工艺及侵蚀防护
3. 1 施工工艺
微型桩的施工一般按以下工艺进行:成孔 - 清孔 - 安放加劲材料 - 注浆成桩
3.1.1 微型桩的工艺过程和一般钻孔灌注桩的区别:
φ> 600mm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
钻机就位 开孔钻进
到设计深度后
冲孔
下加筋材料
下导管
成桩 拔出导管 灌注混凝土 二次清孔
φ< 400mm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
钻机就位
开孔钻进到设
计深度
下加筋材料
下注浆管
投放碎石骨架
料
通过注浆管冲
洗孔底及碎石
成桩 拔出二次注浆管
微型桩的基本施工工艺:
① 钻机就位
就位钻机在工作平台搭就后,
二次注浆
待水泥浆溢出孔口 后拔出注浆管
通过注浆管注 水泥浆
移动钻机使转盘中心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