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8课
颐和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第五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跟着作者的描述初步了解了长城和秦兵马俑,今天,我们要再去认识一处我国的“世界遗产”——颐和园。(学生跟老师板书课题)
师边板书边说:颐先写一横一竖,然后写一个口,再写一竖,竖折,右边写一个页。(齐读课题)
师:“颐”是颐养天年的意思,“和”是和谐美好的意思,读“颐和园”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知道这是一座怎样的园林?(生:可以颐养天年的和谐美好的园林)
二、初读
师:颐和园究竟是怎样的?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描述来认识一下这座园林。请你大声地读课文,读准生字词,把长句读通顺,想想哪几句话能概括介绍颐和园,用横线画出来。(学生自由读)
反馈:
(一)出示生字词
横槛 堤岸
1.抽生读(读准)
2.“横槛”是什么?
师:(出示横槛的解释)你能在图片中找到横槛吗?
3.齐读
颐和园 长廊 佛香阁 排云殿
城楼 白塔
1.请几生读,读准
2.集体读
3.师:同学们注意看几个红色的字,园、廊、阁、殿是我国古代常见的几种不同的建筑。当然,古代建筑还有很多不同的,比如宫(皇宫)、亭台楼阁、水榭……
(二)出示长句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1.请几生读,读通。
2.师指导断句。这两句话分别介绍了佛香阁和排云殿,佛香阁是怎样的?(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 黄色的琉璃瓦珊珊发光)你能流利地介绍一遍吗?(抽一生)排云殿是怎样的?(一排排的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抓住这两个词语你也能流利地介绍,谁来?(抽一生)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齐读)
3.师小结:以后读课文的时候遇到长句子,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把他们读通顺、读流利。
4.师:现在你一定能从课文的插图中找出佛香阁和排云殿。请你写一写(指导书写殿和阁)
(三)找句子
师:谁找出了课文概括介绍颐和园的句子?
出示: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去游赏。
1.齐读
2游赏是什么意思?(游玩、欣赏)师:你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是很棒的方法。
3.师:这两句话都说颐和园非常美丽,一句话在开头,一句话在结尾,这样的写法我们叫做——首尾呼应。(首尾呼应能让文章更加完整,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学习这样的写法。)
三、再读
师:同学们,作者就是游赏了颐和园,然后写下了这篇文章,这样的文章我们叫它——游记。(板书)请你默读课文,找找能看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看谁能找准,能找全。
反馈:
1.请生说句子,出示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2.请大家读读这几句话,然后说说作者的游览路线。(景区示意图)
3.填空:(这是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你会填吗?)
这篇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先写进了颐和园大门,来到(长廊)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万寿山脚下)看到的亭台楼阁;再写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看到了湖光山色;最后写在(昆明湖)看到的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
(自由说——抽生说——集体说)
四、认识长廊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描写,来看一看长廊的美景。(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想想颐和园的长廊有什么特点)
1.长
生:长廊很长。
师:课文是怎么写出长廊的长的?
生: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师:作者用了两个具体的数字来告诉我们,一个是700多米,一个是273间。想象一下,我们的操场绕一圈,才250米,700多米相当于我们操场绕3圈;像课文图片中这样一间一间分成了273间。长不长?(生:长)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关注这两个数字,就能读出长廊长的特点。(请生读)
师:除了数字,哪里也写出了长廊的长?
生: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站在长廊里,一眼望不到头。
师:是啊,这个“一眼望不到头”也写出了长廊的长。
师:我们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次感受长廊的长。
2.美
画美
师:长廊除了长,还有其他特点吗?
生:长廊上有画。
师:请你读一读写画的句子。(生读)
师:这画怎么样?
生:很多。
师:你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
生:几千幅。
师:除了数量很多,还写出了画的什么特点?
生:内容各不相同。(有人物、花草、风景……)
师:数量很多、内容丰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