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梳理探究-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含解析 (1).docVIP

新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梳理探究-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含解析 (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了解姓氏寻根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调查为前提,以探究学习为原则,以点拨为主线,形成浓郁的合作学习氛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语文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追宗溯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 1、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 2、了解姓氏寻根现象 三、教学难点 探究中国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四、教学方法: 调查法、归纳法、探究法、点拨法 五、课前准备 1、将学生查找资料,填写下列表格。 姓氏源流调查表 自己的姓氏 姓氏的由来 姓氏的郡望 姓氏的历史名人 2、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环节 (一)、趣味导入 姓甚名谁,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 (二)、中国姓氏知多少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我们熟知的《百家姓》是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这么多不同的姓是如何形成的?你的姓又有怎样的来历?下面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本组归纳代表姓氏的来源,并作出简要说明。 班级四大姓:李、王、刘、张 【李】 1、出自嬴姓。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2、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王】 1、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2、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第四组:班级小姓(牟、滕、朱、耿、曾、项、齐、吕、程、施、潘、庄、邱、贾) 【邱/丘】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 第五组:其他姓氏 【程】 1、出自风姓,以国为氏,为重黎之后。建立程国 ,称程伯。其子孙后以国为氏,称程氏。即河南或陕西程氏。 2、出自商、周之际的伯符之后。伯符乃重黎之后,曾向周王献“三异之端”,即“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 穗之禾”,遂被封于广平 的程地,后世子孙以邑为氏,是为河北程氏。 教师小结:中国姓氏的来源几千年来变化多端、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方面: 1.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如:姬、姜、牛、熊、龙等。 2.以分封的土地为姓氏。如:苏、屈、卫、潘、邢等。 3.以国名为姓氏。如:齐、鲁、晋、宋、秦、楚、卫、韩、赵、魏、陈、蔡等。 4.以官职为姓氏。如:上官、司空、司徒、太史、帅、尉等。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东郭、南宫、西门、池、关、池等。 6.以从事的职业为姓氏。如:陶、匠、巫、卜、屠、优等。 7.以先人名或字为姓氏。如孔、皇、公、侯等: 8.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带来的姓氏。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 9.以兄弟行次为姓氏。如:伯、仲、叔、季等。 10.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 庆姓因避讳刘庆(汉安帝的父亲)而改为贺姓等。 姓氏使我们想起远古母系亲属集团,想起太古图腾社会的图腾信仰,想起中国古代诸侯林立的情景,想见历代的许多行业,想到中华民族血统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痕迹。你的姓氏由来是哪一个呢? 三、质疑问难 (1) 姓与氏是一回事吗? 明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迄今约一万年。今天我们把姓氏当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在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 ……因生以为姓,从姓生。”上古的原始氏族以母系为中心,最早的古姓,几乎都有一个“女”字偏旁, 黄帝长于姬水,以姬为姓。炎帝长于姜水,以姜为姓。” “氏,木本也。”《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夏商周之时,“封邦建国,胙(祚)土命氏”,“氏”大量产生。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别婚姻,氏明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秦汉以来,姓氏才合而为一。 从姓氏合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