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_(2)(课件).pptxVIP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_(2)(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他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即平民。 “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强调了贾思勰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二、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1.数学领域 圆周率: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 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2.天文历法 《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并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这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3.机械制造:(1)指南车:祖冲之所制指南车的内部机件全是铜的,它的构造精巧,运转灵活,无论怎样转弯,木人的手都是指向南方。(2)水碓磨:祖冲之把水碓和水磨结合起来,生产效率就更加提高了。(3)千里船:祖冲之还设计制造过一种千里船,史载“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它可能是利用轮子激水前进的原理造成的,一天能行一百多里。三、书法、绘画与雕塑(一)书法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篆书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隶书 “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楷书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衍变出楷书。楷书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草书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行书 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1、曹魏著名的书法家:钟繇和胡昭钟繇首创楷书《宣示表》2.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擅长楷书、行书、草书。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兰亭序》(二)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山水画开始形成。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女史箴图》 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连绵,色彩典丽、秀润。《洛神赋图》 是一幅人物故事画,它转述的内容是魏国诗人曹植的感伤诗篇——《洛神赋》。全画用笔细劲古朴,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三)雕塑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辟山削崖,开凿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造像粗犷、威严、雄健。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其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跨越朝代多,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点? 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2)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3)外来佛教的传入,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前提。小结领域时代人物成就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数学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书法曹魏钟繇楷书《宣示表》东晋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雕刻北朝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谢 谢同学们,前面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优美而动人的传说,但我们的祖先到底真正从哪里来

文档评论(0)

2002wx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