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声声慢 (寻寻觅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声声慢 (寻寻觅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声慢》教学设计 执教篇目:声声慢 执教教师: 执教时间:2020年9月 执教年级:高二14班 教学目标 1、品读诗歌,进行审美鉴赏。 2、仿题命题,完成思维提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词坛上,有一位女子因为一首词被人们当作了“愁”的化身。著名散文家梁衡评价说“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只有她一人”,这个人便是李清照,这首词便是《声声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过历史的尘烟,品读李清照的愁情。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读。 (过渡:诗歌语言具有节奏感,下面我们先从“读准停顿”方面入手品读诗歌。大家自由朗读,找出停顿之处。) 三、浅读:把握语言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语言停顿。 2.分别提问学生上下片该在何处停顿,疑问之处师生共同商讨确定,并在ppt上做出标注(使用智慧课堂批注功能)。(2个学生回答,并示范重点语句的朗读) 3.学生在把握停顿的基础上进行示范朗读,教师简评。(1个学生) 4.播放名家(濮存昕)朗诵,学生再次体悟诗歌的语言节奏。诗歌的朗读讲究轻重缓解,教师以濮存昕朗读中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为例讲解轻重缓急(“愁字”重读,其他轻读;“了”字拖长音,缓,“得”字收得住,急)。 5.学生跟读名家(濮存昕)朗读,尝试将情感融入朗读。 (过渡:朗读是理解诗歌的基础,品味才能领悟诗歌的灵魂。) 四、品读:鉴赏情感之美 1.个人思考:这首词的词眼是“愁”,那么你能读出李清照的什么愁呢?请思考。 2.小组讨论:前后4人组合为一个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刚才的思考认识,并填空作答。 智慧课堂提问:我读出了李清照的 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1)提问:单击“教师提问”,学生接收,小组讨论后“涂鸦”填空,提交答案,白板显示提交人数。 (2)点评:点开学生提交的内容,由3—4位学生讲评并结合诗句分析,教师可用批注功能标画。(此环节之后要重新点击“屏幕广播”) (3)总结:同学们对于李清照的愁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于这首词的审美鉴赏也就完成了。下面我们就要进行更深入一层的阅读,争取让同学们的思维有所发展。 五、深读:发展命题思维 1. 展示2018年全国1卷诗歌鉴赏的主观题: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过渡:很多同学表示对于高考诗歌鉴赏中的这个主观题做起来颇有难度,那是因为大家没有打开自己的思维,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只有大家转换角色,自己成为命题者,才能更好地解答这道主观题。) 2.仿题命题 (1)学习小组合作,仿照例题,为《声声慢》命制高考题及答案,确定执笔人,将合作内容写到笔记本上。 (2)智慧课堂教师提问,拍照上传,小组发言人上台讲解,教师可使用批注功能进行批注。 3.总结题型和答题思路 题型:理解含意题。 思路:浅层含意(句意)+深层含意(情感) 六、课堂小测:当堂反馈练习 (过渡:转换角色让大家对于高考主观题不再畏惧,下面我们再来测试几个客观题。学有所成否? 一测便得知!) 使用智慧课堂“当堂反馈”功能,导入试题,学生做题并讲解。 七、课堂小结:传承诗词文化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其创作以北宋亡、人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的作品多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多为闲愁、离愁,词风清新婉丽;南渡后的作品多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表现思夫、思乡、思国,充满沉郁凄凉的哀愁。《声声慢》一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沦落他乡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一首诗词就是一段历史,回顾历史,传承文化,才能铸就更加辉煌的未来。 八、课后作业:推荐阅读美文 阅读导学本中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并摘抄喜欢的句段到读书笔记本上。 教学环节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智慧课堂功能应用及分析: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梁衡名言 从梁衡对李清照的评价导入新课 把李清照和《声声慢》放到历史时空的大背景之下,吸引学生的兴趣 。 利用平板“智慧课堂”中的屏幕广播功能。让学生获得直观思维,实现平板与白板的同步。 环节二: 浅读 把握语言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语言停顿。 2.分别提问学生上下片该在何处停顿。 3.学生在把握停顿的基础上进行示范朗读,教师简评。4.播放名家(濮存昕)朗诵,学生再次体悟诗歌的语言节奏。5.学生跟读名家朗诵。 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诗歌语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