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_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历史_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 设计立意: 1.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两宋时期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2.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论证宋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必要性、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辩证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 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间轴与历史地图,对两宋形成基本的时空观念的认识。 一、祖宗制法: 设置一下问题:【问题引领】 1.材料: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大有不安者。 【南宋】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1)唐朝为什么不能自安? 地方: 中央: 边疆: (2)宋朝如何做到“自安”? 如何收权: 如何收权: 地方: 如何 如何分权: 中央如何通过分权而强化皇权的: 崇文抑武有哪些措施: 引导学生回答: 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 主要表现 加强中央集权 文官出任知州;节度使虚衔转运司负责地方财政; 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各路设置四监司;州增设通判,制约知州。 加强专制皇权 二府三司制;中央:枢密院掌军政,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三司掌财政;中书门下掌行政,增设参知政事分散各级机构权力, 崇文抑武 “杯酒释兵权”,罢免宿将兵权,更戍法,北宋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士人地位 (3)文中“大有不安”又是指的什么? 制度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北宋中期出现“三冗两积”的统治危机。 二、改革创新 1、填写下表,概括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军事 惨败于辽,签订协议,赠辽“岁币” 屡败于西夏,签订协议,赠西夏“岁赐” 财政 军队庞大,军费过高 官僚队伍膨胀,财政负担沉重 北宋中期面临“三冗两积”的统治危机 结合以下材料与阅读教材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你认为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是否实现了“民不家富而国用饶”的改革目的。 材料: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材料: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有些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手续还麻烦,给衙役交“好处费”,各地下定贷款指标,硬性摊派。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官户、僧道户等,也缴纳同样的钱称“助役钱”。 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差异,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江南地区受欢迎,在经济困难,战乱较多的山西陕西等地,民众苦不堪言。 3.根据以上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与影响。 措施 内容 影响: 富国之法 青苗法 政府低息贷款? 免役法 以钱代役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鼓励兴修水利 按土地多少收税 市易法、 均输法 设市易务稳定市场 就近采购,节省货款和转运费等 强兵之法 征兵制 “兵农合一”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将兵法 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取士之法 改革科考内容 克服恩荫,废诗赋取士旧制;重经义策论考试;择优录用 你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1)失败原因: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用人不当,操之过急;王安石个人性格固执; 没有真正给农民以实际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农民的真正支持;失去皇帝支持。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出发点。 (2)启示: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阻挠,充分认识改革复杂性与艰巨性;要体现百姓利益;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要注意用人。 三、积重难返——偏安一隅: 1、北宋覆灭 靖康二年(1127),金军押解被俘虏的徽、钦二帝返回北方,史称“靖康之变”。 2、南宋建立 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宋高宗。 3、南宋与金、西夏的关系 和议 时间 内容 绍兴和议 1141年 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交“岁贡”。 隆兴和议 1165年 南宋不再对金称臣,地位有上升。 嘉定和议 1208年 岁币绢、银各增至30万匹、两;犒军钱300万贯;维持南北对峙局面。 总结:国家实力弱于金;政治黑暗。政治经济妥协。宋与辽、西夏、金政治地位对比。 金宋=辽西夏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