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3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定时时间副词偏误及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时间副词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与掌握的一类词语,因此成为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难点,定时时间副词作为时间副词的一个小类,也具有抽象、空灵的特点,是外国学习者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偏误的地方。本文依托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搜集到13个定时时间副词的2758条偏误例句。通过分析,总结出了误代、误加和错序三种偏误类型,其中误代率较高,为75.4%,误代分为时间副词内部误代和时间副词与其他词语的误代,误加和错序的偏误率较低,分别为12.6%和12%。究其原因,主要涉及学习者和教学两个方面。学习者的原因,一方面是语际负迁移,学习者将汉语的定时时间副词直接等同于自己母语的某个词或某类词,使得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偏误;另一方面是语内负迁移,是学习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汉语语法规则、定时时间副词的使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不正确地类推,进而出现偏误。教学方面的原因则包括教师素质有限、教材教辅的不足和教学环境的差异等因素。最后本文提出针对定时时间副词的总体教学原则和四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时空区域法、碎片化输入法、对比分析法和增减分析法,以期促进该类时间副词的二语习得。
关键词
定时时间副词;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偏误;教学策略
Abstract
In?Chinese teaching for foreigners, adverb of time is a class of words that is more abstract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which become the difficulty par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a subclass of adverb of time, “ding shi” adverb of time is also abstract and ethereal, is the zone that foreign learners always take mistakes. Based on Beijing
Key words
“ding shi” adverb of time; HSK dynamic composition corpus; error; teaching strategy
一、 绪论
时间副词是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因此,汉语学习者学好时间副词尤为关键,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些时间副词又是汉语学习者的棘手难题,如何进行“教”与“学”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本文选择时间副词中的一个小类——定时时间副词作为具体考察对象。陆俭明、马真在《对外汉语虚词散论》中指出:定时时间副词是只能用于说在某一特定时间——或说话前(即过去时)、或说话时(即现在时)、或说话后(即将来时)——存在或发生的事。其中表过去时的包括:曾经、曾、业已、业经、从来、从、向来、一向、素来、素、历来、终于、毕竟、到底、一度;现在时包括:至今;将来时包括:早日、及早、趁早、终将、终久、终归、总归、必将、迟早、早晚、先行。
目前,学界对定时时间副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过去时”这个方面。如辛永芬(2001)考察外国留学生在使用“已然”类时间副词时所出现的偏误情况,总结了三种偏误情况:母语语法规则的套用、汉语语法规则的不了解造成的“了”的泛化和“了1”、“了2”的复杂性;陆晔(2009)对留学生学习时间副词“曾经”的偏误做出了分析,总结出了偏误的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和泛化、语法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不够深入;曹凤霞(2002)、万智慧(2011)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时间副词“曾经”与“已经”进行了对比分析。吴萧然(2014)对比研究了“向来”“一向”“一直”和“从来”,其中“一直”的语义特征辖域比较大,“向来”“一向”“从来”只能用于长时段和过去时。在研究本体的同时,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关于时间副词的教学法。王万婕《浅谈对外汉语时间副词教学》(2014)谈到了循环讲解法、对比分析法、语境法和联想记忆法,其中对比分析法可对意义相对却有语义联系的词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同词不同义进行分析,语境法可以利用真实语境,虚拟语境和上下文语境进行讲解。刘凯《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组时间副词研究》(2013)则总结出小句教学法、聚合分析法、汉外对比法、近义辨析法和搜索感知法。前人对于时间副词的本体研究逐渐深入,同时也有对时间副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但对于定时时间副词的研究与偏误分析做的还不够全面,在教学法上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特别是教学法有所雷同,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定时时间副词的偏误情况做一个全面的、针对性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