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1)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应用复习课的第一节课,首先帮助学生理清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性质、判定和运用;其次对学生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再次通过拓展延伸的习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中考中全等三角形考察方向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以后的复习指明方向。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学习数学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上,学生经历全等三角形全章的学习,对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以及应用基本掌握,初步具有整体认识。全等三角形是学习初中几何的基础和工具也是中考必考内容。对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以及全章知识脉络的形成正是以上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计算、证明,对学生的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将有所提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别方法的复习,让学生体会辨别、探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力,几何语言的叙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激发数学求知欲,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惯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判定证明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判定证明三角形全等。
四、教法与学法:
小循环勤反馈、尝试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固学
1、已知:如图∠B=∠DEF,BC=EF,补充条件
求证:ΔABC≌ ΔDEF
(1)若要以“SAS”为依据,还缺条件 _____;
(2) 若要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
(3) 若要以“AAS”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
师生总结: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2、挖掘“隐含条件”判全等
(1)如图(1),AB=DC,AC=DB,则△ABC≌△DCB吗?说说理由(口述)
(2)如图(2),点D在AB上,点E在AC上,CD与BE相交于点O,且AD=AE,AB=AC.若
∠B=20°,CD=5cm,则∠C= ,BE= .
(3)如图(3),AC与BD相交于o,若OB=OD,∠A=∠C,若AB=3cm,则CD= .
学生口述,学生的叙述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叙述中的错误,训练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3、熟练转化“间接条件”判全等
(4)如图(4),AE=CF,∠AFD=∠CEB,DF=BE;△AFD与△ CEB全等吗?为什么?
(教师板书)
(5)如图(5)在△ ABC、 △ ADE中∠B=∠D,AC=AE, 且∠CAE=∠BAD,根据以上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提出的问题吗?
通过观察学生书写,集体纠错,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训练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二、活学(自己思考,小组合作)
已知△AFD和△CEB中,点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有如下五个论断:(1)AD=CB (2)AE=CF (3)∠B=∠D(4)AD //BC (5)DF//BE ,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问题.
看清题意,猜想结果是解决探究题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思考时间,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和交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
三、思学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AC=90°,AB=AC,DE是过点A的一条直线,且B C两点在AE的同侧,BD⊥AE于D,CE⊥AE于点E。
求证:DE=DB +CE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提示学生关键是如何用多个直角的条件,以及全等为找线段关系提供如何帮助。
四、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呢?与大家共分享!
五、达标检测(自己解答,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1.如图,已知AD=BC,添加_________ 条件能判定△ADO≌△BCO(尽可能多的找出可以添加的条件)
根据不同的添加条件,要求学生能够叙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判定定理,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述意见。
2.已知: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O点,∠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六、乐学(供学有余力的同学)
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试说明:BF=CF.
2、如图,已知△ABC中,BE和CD分别为∠ABC和∠ACB的平分线,且BD = CE,
∠1 = ∠2。说明BE = CD的理由。
七、作业
必做:课本:P111 9 、 P166 7、 P168 14
选作:选做:(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英语_ Section B 2a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_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平行线中的拐角问题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物理_质量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 If you go to the party , 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 A 1a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 If you go to the party , 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 A 1a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第一课时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Section A Grammar Fouc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7.2.1 平行线的概念 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 Unit 6 Useful numbers Part B Talk & Learn & Start to read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第21课《己亥杂诗》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 统编版.pptx
- 第8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7.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六年级数学下册(鲁教版2024).pptx
- 第3课 “开元盛世”(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统编版2024) (2).pptx
- 2.3中国传统山水画(课件)高一美术上册(人教版2019).pptx
-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 1B U8Traffic Safety课件 初中英语课件.pptx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最近下载
- 《静电防护培训》课件.ppt VIP
- 纳米技术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pptx VIP
- 保健院HIV感染孕产妇临产预案.doc VIP
- 流程管理 空分基本概念与流程组织.pdf VIP
- 创伤严重程度(AIS)(ISS)评分表(完整版).docx VIP
-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华东理工大学.docx VIP
- 标准图集-04S531-4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阀门井.pdf VIP
-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5课 欣赏《两颗星星》|花城版.docx VIP
- 《一例左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的患者的护理研究》5200字.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