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华书局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两弹一星研制成功》课教学设计1.docVIP

中华书局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两弹一星研制成功》课教学设计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书局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中华书局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优质课教学设计_1 PAGE / NUMPAGES 中华书局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 8 课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课题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下 1、知识与水平: 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及其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②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 进一步培养学生概括和口语表达的水平。 ③通过学习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 以培 养学生探究、例证、分析和归纳等综合水平。 学习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 通过大量相关资料的提供和问题设计, 创造学生自主学 目标 习的环境; ②通过讲述法、 分析法、 图示法、 启发法等方法, 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 探究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 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青 少年学生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 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重点 “两弹一星” 难点 理解邓稼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当蘑菇云在我国西部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从太 空传来清晰宏亮的《东方红》乐音的时候,当“神 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后成功着陆的时 候,谁不为我国在高科技领域自主创新、摘取一颗 又一颗科学技术的明珠而骄傲呢 ?谁不为做一个中 国人而倍感自豪呢 ?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国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 向日本广岛投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原子弹。 8 月 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原子弹。 出示图片:“小男孩”“胖子”核弹、原子弹 袭击后的长崎、核辐射的后遗症 思考: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 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答: 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 主义的核威胁,增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保卫祖国。  9  观看图片 思考讨论  直观的图片,让学生能更好了了解那个中共八大相关内容。 毛泽东在 1956 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 飞机和大炮, 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锻炼学生独立思 考问题的水平 20 世纪 50 年代,为增强国防力量,打破大国 的核垄断,党和政府做出了发展原子能、研究原子 弹的决策。 1964 年 10 月 16 日,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伴 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新中 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我国 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出示图片:核弹爆炸场景 两弹元勋 “邓稼先” 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 愿。 1948 年到 1950 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 ,不到两年 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 26 岁,人称“娃 娃博士”。 1950 年 8 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 九天后, 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 1958 年开 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 8 年的 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1986 年  7 月 29 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  62 岁。 出示图片:邓稼先头像 1966  年  10 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 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爆炸。 出示图片:装有核弹头的导弹 1967 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是中 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出示图片:人民日版关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 成功的报道 合作探究:  思考讨论  图片教学更直观 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 剑。观察下列土坯,就核能对世界的影响分两组展 开辩论。一组的观点是“核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 破坏”;另一组的观点是“核能产业给能源结构升  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归纳总 级带来了新思路”。辩论时要注意围绕本组观点列  结水平 举史实加以证明 如果 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 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 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 的水平,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看图片 思考:从邓小平的话中,能够看出两弹的发明 有何重要意义? 答:标志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学术和技术准备工作开 始于 1958 年。这个年,毛泽东发出了“我们也

文档评论(0)

150****2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