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给大家整理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由我整理,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因为是诗词,所以本文的语句显得更加含蓄,跳跃性也更强,单从词的字面上看,学生就不易读懂,更不要说能领悟到包含在每个画面后的忧患之情了,因此本文的教学光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本文,还要借助网站资源的帮助,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来感受的复杂感情,体会的博大胸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 3.深刻理解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复杂的情感,把握他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所体现的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体味,共同探究 。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web课件。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富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说明】:把茅屋图片、杜甫头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屏幕显示出来。 伴随解说词:这几间茅草屋,虽然简陋,却牵系一个诗人的家庭冷暖;这个诗人是谁? 二、追踪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三、草堂听雨 1.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 2.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完后,教师指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词的正确读音。) 3.齐读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 【说明】:通过听配乐朗读录音和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置身于诗词的意境中,帮助他们把握读音,感知内容。 四、品味探究 A、研读赏析第一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是如何描写秋风的?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 讨论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2、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讨论明确:吹字不能写出风的力度;换掀吧,似乎又表现不出茅草的动态。要想既写出风的迅猛,还又表现出茅草的动态的字, 卷字更形象、更有力。 3、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后面还有飞洒 挂 飘转 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4、给此段加一个什么标题? (秋风破屋) B、研读赏析第二诗节, 思考下面的问题 1、当看到茅屋被秋风所吹毁后,诗人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2、茅草被一群儿童抱走了,孩子们为什么要抱走茅草?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只有自己没有的时候才会去抢别人的东西。由此引发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人民生活实在太贫穷了)。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ifutianxi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文安县汇中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1026MA07M9AL3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