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配套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pdf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配套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pdf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 略读课文,一篇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由《出塞》《夏日 绝句》《凉州词》组成,三首古诗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叙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耳闻目睹 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从中深刻体 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的志向。《梅兰芳蓄须》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享誉世界的京剧 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经历。《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诗以“追寻” 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本单元习作是写信,意在培养 学生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 内容。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 《出 塞》《夏日绝句》。 3.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信,做到内容清楚。 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 《出 塞》《夏日绝句》。 难点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信,做到内容清楚。 3 《古诗三首》 课时 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时 1 《梅兰芳蓄须》 课时 1 《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时 2 习作:写信 课时 2 语文园地 课时 21 古诗三首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 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凉州词》描 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 豪迈的气概。《夏日绝句》是诗人经历了国破家亡,在南渡之后所写, 全诗表达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对项羽宁死不屈的 高贵气节的歌颂以及对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 渡偷生的软弱行径的痛斥。 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具有了一定的基 础。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 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塞外戍 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感悟古诗内容,在 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了 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 《出塞》《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培养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 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 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 习惯。 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 《出塞》《夏日绝句》。 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3课时 第一课时 1 3 1 3 .会认 个生字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锦晨教育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