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辨证施治PPT课件.ppt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辨证施治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紫舌 黄灰腻苔 红舌 黄粘腻苔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肝胆瘀滞 多见于慢性胆囊炎、结石静止期无明显感染 【症状】右胁刺痛,入夜尤甚,脘腹胀满,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开郁通络。 【方药】复元活血汤加减。 柴胡10g 当归10g 桃仁10g 红花6g 穿山甲6克g 酒大黄6g 郁金15g 川楝子10g元胡10g赤芍10g姜黄10g 鸡内金10g 枳壳15g 炙甘草6g 白酒一盅 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珠,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瘀血酒煎煮 青紫舌 薄白滑苔 青黑瘀点舌 白腻苔 阴虚郁滞 多见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症状】右胁隐隐作痛,或略有灼热感,口燥咽干,急躁易怒,胸中烦热,头晕目眩,午后低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疏肝利胆。 【方药】一贯煎加减 生地15g 沙参10g 麦冬10g 当归10g 枸杞子15g 川楝子10g 白芍20g 栀子10g 丹皮10g 佛手10g 香橼10g 九香虫10g 炙甘草6g 阴液亏虚 (偏红绛) 医案举例 孙某?女 51岁 胃脘胀痛、右胁下胀痛彻背,寒热往来,口苦纳呆,便秘尿赤,面如蒙垢,舌质暗苔薄白,舌底脉络紫暗怒张,脉弦数。10年前西医诊断肝内胆管结石未曾治愈。 辨证:少阳阳明合病,胆胃瘀积。 治法:和解少阳,通腑逐瘀,消坚磨积。 处方:小柴胡汤、下瘀血汤、硝石矾石散加减。 柴胡20 黄芩20 半夏10 党参10 甘草10 姜黄20 金钱草30 鸡内金20 麦冬20 大黄20 桃仁20 土元10 硝石、矾石各6(冲服)五付水煎服。 五付药后淘洗大便发现数枚不规则结石,诸症消失,舌底脉络变淡。 胆石症验案 女,63,上腹痛并呕恶一周,B超示胆区占位病变,CT示高密度影,不排除肿瘤可能。 症见胁腹痛,呕恶,口干苦,舌红脉大。腹切之硬。 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证 原方加味 柴胡100 大黄18 白芍30 枳实40 生姜50 芒硝10 黄芩30 半夏25 大枣12枚 日一剂分三次服。 一服后泻下三次,痛减,三剂后,淘大便,出石如山查核大小。腹症均消,食饮如常,B超复查,正常。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胆石症胆绞痛(李可) 公安局干部景宏元,45岁,1985年8月17日夜邀诊。患者剧烈右胁痛3日,县医院B超确诊为胆结石,胆囊内有大小不等之结石6个,大者如玉米粒,小者如红豆。已定手术,本人要求先服中药试治。刻诊患者痛发正剧,便结腹胀,尿频急痛。先以针刺清泻胆经郁火,予阳陵泉透阴陵泉,行泻法,约10分钟剧痛缓解。 患者嗜酒,喜食肥甘,脉滑数搏指,苔黄厚,证属湿热积久化火,胆石阻滞胆道,予清热利胆排石: 柴胡25克,白芍45克,赤芍30克,枳实、郁金、滑石、海金沙、大黄各30克,黄连、栀子、木香各10克,桃仁泥、甘草各15克,川牛膝30克,乳香3克,鸡内金10克、醋元胡5克研粉冲服,芒硝15克(分冲),大叶金钱草120克。 煎取600毫升,早晚分服,3剂。 可编辑 可编辑 2011—08—12 内容提要 概述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治法 调摄护理 概述(西医) ?胆囊炎、胆石症是比较常见的胆道疾病。胆囊炎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三种类型。胆石症又有胆囊结石、胆囊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管内结石之别。胆石分类 胆囊炎、胆石症常互为因果,同时存在。多发于女性及肥胖者。(四大症状:腹痛、发热、黄疸及胃肠道症状。) 急性发作时主要症状有右上腹或剑突下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放射,且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可伴发热、黄疸。慢性期主要有胃肠道症状如右上腹隐痛、腹胀、暧气、厌食油腻等。 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的“胆胀”范畴。 胆结石分类 胆胀概述 胆—胆腑,即胆囊,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 居右胁下,其气以通降为顺。胀—疼痛、胀痛。 胆胀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高于男性,肥胖型多见。) 临床特征:右上腹胀满疼痛,或伴恶心、嗳气、腹胀、口苦、善太息等。 发病特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远期疗效更为显著。 ( 胁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