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立职业暴露事故登记汇报制度 在发生职业暴露事故后, 事故当事人要立刻向单位责任人汇报, 同时事故单位要立刻向当地CDC汇报。 各CDC于每年7月5日前和1月5日前分别将上六个月和下六个月填写 “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记录表” 报至市艾滋病性病防治中心 小结 紧急 快速评定 暴露源及暴露情况 暴露者 健康情况 事故汇报 72小时重新评定 随访 HIV职业暴露 危险原因 3)试验室技术人员、各科护士和内科医生职业暴露后感染 人数居多 常见于: 护理人员抽血、注射 血库或试验室人员被带有HIV 针头或玻损伤 尸检人员做尸检 , 手术刀划伤 血透人员伤口接触到病人 血液或含血体液 血液或含血体液溅到眼睛 HIV在医务人员中 感染(1996年 美国) 工作类型 已确诊感染 可能发生感染 合计 口腔科医师(包括助理) 0 7 7 尸体防腐/太平间医务人员 0 3 3 急救人员/医士 0 10 10 家庭护理员 1 12 13 女管家/保洁工 1 7 8 临床实验室技师 16 16 32 非临床实验室技师 3 0 3 护士 21 28 49 非外科医师 6 11 17 外科医师 0 6 6 呼吸内科 1 2 3 透析室技术人员 1 2 3 外科技术人员 2 1 3 技术人员/理疗师等 0 5 5 其他工作岗位 0 1 1 总数 52 111 163 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HIV 概率 美国曾调查艾滋病职业暴露 危险概率约为6.4/万, 显著低于暴露于HBV刺伤 感染概率(19% ), 通常而言, 针刺 平均血量为1.4μl, 一次针头刺伤感染HIV 概率为0.33%; 粘膜表面暴露后感染 概率为0.09%, 2712例无破损皮肤暴露者无感染发生; 体液中 HIV 精液 11,000 阴道 分泌液 7,000 血液 18,000 羊水 4,000 唾液 1 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 HIV对卫生工作者传输 危险性 暴露源 感染/暴露 感染危险性 针具经皮肤注射 9/3628 0.2%(0.1-0.5 暴露源为HIV感 0/148 0 染者 针具暴露 暴露源为AIDS病 4/889 0.4% 人 针具暴露 粘膜暴露 1/1007 0.1%(0.01-0.5%) 完整皮肤 0/2712 0(0-0.1%) HIV职业暴露 免疫及血清阳转情况 在暴露平均25天时, 81% 人有急性感染症状 95% 感染者在6个月内出现血清阳转, 平均时间为65天 有部分在6个月以后, 12个月内出现血清阳转 HIV感染建立 过程 病毒经粘膜或破损进入体内 感染粘膜或皮肤层树突状细胞 病毒于二十四小时内在树突细胞繁殖 病毒于3天内出现在外周血液中 每个细胞可产生5000个病毒颗粒, 每人天天可生产1010病毒 如无诊疗, 外周血病毒载量连续升高, 随病程发展 注: 有效感染需要一定 病毒量: 约100~150个病毒。 职业暴露 发生和处理 职业暴露感染HIV 条件 皮肤或粘膜有伤口 有体液交换发生 要达成一定 病毒量 增加感染危险性 暴露原因包含 伤口深; 造成伤口 器械上有显著 血迹; 器械曾置于病人 静脉或动脉血管内; 体液离开身体时间越短, 危险性越大; 病人在事故60天内死于艾滋病。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 应立刻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 皮肤, 并立刻与医疗卫生机构联络, 对暴露 等级和暴露源 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定和确定, 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最好在2小时内实施, 最迟不得超出二十四小时; 即使超出二十四小时, 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职业暴露后 处理 职业暴露后应遵照 处理标准: 立刻处理标准; 立刻汇报标准; 保密标准; 知情同意标准。 暴露发生后处理程序 HIV职业暴露 局部紧急处理 危险性评定 不选择药 选择药 HIV监测及随访 心理咨询 药品副作用监测 汇报 局部紧急处理 如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表面, 应立刻先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 皮肤; 如血液、体液等溅入口腔、眼睛等粘膜, 应该反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冲洗,禁用眼药水冲洗 如发生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