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三章》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狼是鹿的天敌。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曾大肆地追杀狼。不料,鹿在安定舒适的环境中不再为了生存而奔跑挣扎,体质明显下降,失去了健壮的体魄,鹿的数量和质量随着狼的减少反而不断减少和下降。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又充满活力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危机,可能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动物是这样,那么我们人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到这篇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讲述故事,调动兴趣,引发思考。)
二、诵读文章,整体感知
1.诵读全文,注意节奏,
【屏显】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字词检测,疏通文意,
【屏显】
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
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使……劳累。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贫困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3.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以读会意,在加强文言文基础训练的同时,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全文主要内容。)
三、研读合作,体会思想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想要说明什么?
明确:都由出身卑微变为身份显贵,历经苦难磨练,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说明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观点。
2.朗读这六个人物的事例,要注意什么问题?
明确:这几句构成了排比句式,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朗读时可以先缓后急,语速渐进,读出铺排的气势。
3.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磨练目的是什么?
明确: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
4.第二节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正面论证: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反面论证:作者由个人推广到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外患,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也就是说,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的磨练。
5.文章最后总结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觉得,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什么是“安乐”?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6.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这个论点的?
明确:先从个人方面谈生于忧患,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列举6个例子)要经过磨练,还要有个人主观上的努力奋发才能成为人才,由此证明“生于忧患”的观点。再从国家方面谈死于安乐,也是两个方面——先从国内,后从国外,这样的国家生活在安乐中,往往都会灭亡,进而证明“死于安乐”的观点。
【屏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位圣贤事例)? 苦难造就人才? ?安逸危害国家
个人(正面)? ? ? 国家(反面)
生于忧患? ? ? 死于安乐
7.再读课文,吟咏回味。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设计理解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意旨,理清论证思路,形成思维脉络,从而理解孟子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和思想;与此同时,体会孟子的语言气势磅礴,一气贯通的特点。)
四、综合学习,关联生活
1.课堂微型综合性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近日,本校开展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针对本次活动主题,向同学推荐学习榜样或引以为戒是人或事,并用文学性的语言撰写50字—100字的推荐词或警示语。
2.方法指导。
(1)可简述被推荐者的基本情况(姓名、生平等)。
(2)谈谈推荐的理由,即他(她)为什么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
(3)要求:结合人物的事迹,突出人物精神。
3.出示范例,激发学生灵感。
【屏显】
我推荐太史公司马迁。
他终生致力于历史的编纂事业,几十年如一日。身受腐刑却初衷不改;深陷囹圄而不畏强权。《史记》一百三十篇,字字贵如珍珠,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历史文化瑰宝。
4.随机抽取学生练习,通过投影展
文档评论(0)